变身文化展厅、核酸检测点,广州番禺如何让古祠堂“复活”?
南方都市报 2022-06-15 09:08

孩子们身穿汉服,由司礼官带领,正衣冠,拜孔子,以朱砂启智,开笔启蒙。6月13日,在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的留耕堂,数十位幼升小的萌娃在司礼官的带领下,上了“升学第一课”。

这是一场延续近700年的岭南民俗传承“连续剧”。700年前,何氏宗族先辈在沙湾耕读兴业,礼乐传家。为赓续家风、涵育后人,他们兴建宗祠“留耕堂”;700年后,莘莘学子在留耕堂内参加“开笔礼”,留住文化根脉,传承传统民俗。

其中,作为宗祠的留耕堂是忠实的见证者,是不可或缺的功能载体。作为岭南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番禺,一批又一批的古宗祠焕发新活力。

古祠堂变身乡村文化新阵地

“阴德远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漫步在偌大的古镇沙湾,留耕堂是不可被忽视的存在。

“为传承和弘扬沙湾何氏重文兴教传统,2011年留耕堂完成修复后,我们每年都会在这里举行‘开笔礼’仪式。”广州市沙湾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据史料记载,自清代以来,何氏族人已有“开冬学”习俗,包括写“人”字、击鼓鸣志、巡游文峰塔、习读《三字经》等。在翻阅历史卷书记载后,沙湾古镇开发公司决定从2012年开始恢复这一仪式。至今,“传统开笔礼”已连续举办11届,每年,许多沙湾村民或市区周边的市民都会带着孩子参加活动。

在今日的番禺,活化利用宗祠以记住乡愁、传承文化并非只有留耕堂这一个例。近年来,番禺全区大量宗祠一边探索活化利用,一边着力守护文化根脉,走出了不少“新路子”。

根据产权属性来分类,属国有产权的,由政府主导、政府投资进行活化利用。如余荫山房、练溪村古建筑群、沙湾古镇内祠堂文物,开发为旅游胜地,打造岭南祠堂文化品牌,弘扬岭南文化。产权属非国有产权的,鼓励社会各方面根据祠堂建筑的特点开展多形式的活化利用,“合理利用”是延长祠堂寿命的更佳方式。不少祠堂兼作为村史展览馆、红色展览馆、名人展览馆使用,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场所。

比如,番禺化龙镇的屈氏大宗祠变身屈大均历史文化展厅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场地运用图、文、声、像、动画全方位综合表现及借助声、光、电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再现屈大均一生。

宗祠还成为区内举办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例如,2021年4月至12月,“溯初心 践使命——追寻番禺祠堂里的红色故事”巡回展览在汝善何公祠、简氏大宗祠、天南圣裔祠、纯菴区公祠等9处祠堂内举行;近日,《“读懂广州 读懂番禺”番禺区历史文化大讲堂——岭南文化之赛龙夺锦说龙舟专题学习活动》选择在番禺石楼镇大岭村显宗祠举行。

据番禺区文物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祠堂活化利用为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场所,目的是深入挖掘祠堂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集学教型、礼仪型、活动型于一体的文化祠堂,成为群众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所,展示村规民约、传播文明乡风家风的基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和谐精神家园的阵地,为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

“祠堂是岭南近现代建筑的集大成者,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每一座祠堂背后都有精彩的故事,都有家国情怀。因此,在祠堂举办文化活动,深入研究祠堂文化,发掘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能得到继承和发展就显得非常必要。”该名负责人表示。

三级联保密切摸清古祠堂保护动态

活化利用的前提是保护好。就在今年3月,留耕堂内的一副木对联出现了翘曲变形的情况,沙湾古镇开发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看到后立刻将此情况汇报街道,街道再上报至区文物办。不到一周时间,损耗处就被修复完成。

据了解,番禺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56处,分布在15个镇街113条村,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保护环境复杂的特点。为加强对全区不可移动文物(特别是祠堂)的日常保护工作,及时掌握安全现状,番禺区文物办专门设立文物保护部,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全流程无缝跟进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推进,每日了解镇街和村居文物保护工作动态,指导业务工作。

2014年,番禺区设立每年500万元的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后,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支持下,通过招募基层文物保护队伍,镇街派驻文保监督员,村居设信息员(文物保护志愿者),逐步形成“区-镇街-村居”三级联保工作体系。目前,全区共有14名全职文物保护监督员和近百名文保信息员。

位于番禺区大石街礼村的礼村高氏宗祠在三级联保制度的帮助下开展了修缮工作。礼村高氏宗祠,又名翠筠高公祠,始建于明万历己酉年(1609)。2018年5月,因宗祠内出现墙体开裂倾斜、受力木构件残损等文物安全隐患,高氏宗亲会向番禺区文物办提出修缮申请。

回忆起宗祠的修缮经过,高氏族人止不住地向南都记者点赞文保监督员吴嘉彬。“2018年时区政府下派了文保监督员,很多文件和申请报告都需要监督员帮我们递交。”据高氏族人高伟展表示,在挖掘村史方面,祖辈给他们留下了十卷族谱,但因为是文言文记载,他们要了解自己的族史十分困难。文保监督员帮助他们把历史“翻译”了出来,结合深入村内沟通联系,挖掘研究广州、江苏淮安、四川内江等多地党史、方志资料,发现认定礼村高氏宗祠为番禺区新一处革命文物。综合专家勘察评估、史料记载和政府的资金扶持,他们才得以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大规模修缮宗祠。

除了文保监督员,在礼村,文物信息员高锐涛、高耀洪每周都要走一走村里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查看它们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需要修补,以及周边是否出现容易损坏文物的违法行为,每月填报《番禺区不可移动文物日常巡查表》。如果出现相关问题,文物信息员将立即反映给村居,再由村居逐级上报。

“文物保护和利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使文物保护工作陷入困境。三级联保制度,可以让基层队伍扎根一线,迅速打开工作局面。”番禺区文物办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如因不可移动文物产权、管理权、使用权复杂和不明晰等问题造成文保工作难以推动下去,三级联保制度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南都记者还了解到,三级联保体系的形成,推动了区内文物保护利用相关制度出台。2014年以来,番禺区制定《番禺区文物保护监督员管理实施方案》、《番禺区文物保护信息员管理办法》,出台《番禺区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践中形成规范文物保护工程的“十二步骤实施法”。从2014年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至今,已开展文物保护工程200多项。

“政府补助+民间筹集”护航古祠保护

在2021年初礼村高氏宗祠被正式批准修缮前,高氏宗亲会曾对宗祠发起修缮工作十分苦恼。

据高伟展介绍,自2007年高氏宗亲会收回祠堂的管理权,至2011年年中,高氏族人已花费数十万元修缮祠堂。不过,受资金和修复技术限制,高氏族人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清理和修复工作,比如用钢筋铁丝固定即将倒塌的前座石柱。

2018年5月,高氏宗亲会向番禺区文物办提出修缮申请。“当时设计院来评估过,告诉我们修缮需要400万元,我们最多只能筹到100万元左右。”

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番禺区文物办依规定对高氏宗祠的修缮工作进行了资金补助,同时帮助其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最终通过市、区两级政府的补助,同时发动高氏族人、周边村民等多方力量顺利筹集到资金,于2021年8月对高氏宗祠正式展开修缮。

“我们向区政府提出了修缮申请后,区政府大力支持,不仅帮我们联系相关专家,确定宗祠是按明代风格建造的,还把我们请设计院来评估作修缮方案的费用也付了。”高伟展表示。

到今年6月底,礼村高氏宗祠的修缮工作即将交付审批。对于宗祠的未来,高伟展很是期待。“从古至今,我们宗族的历史悠久。修缮完成后,我们要把祖辈以前的‘威水史’,尤其是红色革命历史在祠堂陈列出来,让我们的子孙和搬来这里住的新居民了解礼村深厚的历史文化。”

在番禺,祠堂的保护和利用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补助和民间筹集。

2014年,番禺区文物办制定了《番禺区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规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由区级政府财政承担的费用的抢救性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对不可移动文物抢修、修缮、保养的资助和补助。根据《管理办法》,结合番禺区祠堂类文物的文物级别情况,这部分祠堂如修缮,40%的资金由政府补助,另60%的修缮资金通过民间力量筹集。对部分文物价值较高确需修缮保护的祠堂,但祠堂管理责任人在资金方面确实存在困难的,区文物办在调查核实后可作出政策上的倾斜。

比如,南村镇2011年-2017年,修缮7间祠堂,总投入资金1055.56万元,政府投入271.77万元,民间筹资783.79万元;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大宗祠(善世堂),依靠族人、海外侨胞及热心人士民间筹资1000多万元修缮。

此外,数据显示,近年来,番禺区大力扶持建设的成片区的祠堂有岭南印象园、大岭村、沙湾古镇现存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留耕堂为典型代表的文物祠堂52处,打造沙湾古镇各级政府约投入2.69亿元,番禺区成功打造大岭村为国家美丽乡村示范村,区住建局整合国家、市补助资金2900万元投入开展大岭村保护和活化工作。

打造村民公共活动空间

完成修缮后,宗祠仍是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据介绍,目前,全区绝大部分祠堂保留传统功能,如祭祀或摆酒等,以纪念祖先、团结族人、传承家训。不过,南都记者整理资料时发现,已有不少祠堂变身新功能场所,为族人提供多元化的文体休闲活动。

近年来,傍江东村深入挖掘传承宗祠文化精髓,对辖区古祠堂进行精细化管理与活化利用,使其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的时代生机。傍江东村逸菴古公祠内设有农家书屋,根据村民群众阅读需求不定时增购图书,目前书屋已有爱国主义教育、自然科学、民风民俗等类别书籍800余册,成为群众“文化粮仓”。逸菴古公祠内还设有老人活动中心,配置桌凳、棋牌、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等设施,供村民群众休闲。而傍江东村的宏勋古公祠设有村民文体活动中心,为私伙局琼花艺社的演奏创作主阵地。此外,傍江东村全面保留、延续古祠堂供奉祭祀、村民议事、婚嫁庆典等功能,在祠堂开展五月拜太公、七夕“七姐诞”、敬老大会等民俗活动,着力打造成群众文体休闲聚集地与传统文化传播地。

而今年以来,全区不少宗祠还为核酸检测设点提供重要场所。截至今年5月中旬,番禺化龙镇莘汀村已在屈氏大宗祠设核酸检测点7次。“最初将检测点设在祠堂是因为各方面硬件都比较合适,但经过几次尝试后,我们发现一些意外的收获,来做核酸的群众都被这里的文化氛围所吸引,一边排队一边进行参观,安静有序。后来我们安排本村了解屈大均文化的年轻人当志愿者,既解答群众关于核酸检测的疑惑,又当起‘岭南文化传播使者’,一举两得。”莘汀村书记曾公开表示。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作为传统村落的核心文化空间,如今,大大小小的祠堂在番禺不仅得以修复保存,更以多元途径活化利用,这将促使古祠堂继续成为记住乡愁,留住乡情的重要场所。

文/梁思华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