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是我刻骨铭心的一年,因为这是我高考的那年。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第一个重要时刻,也是也能改变命运、走向美好生活最重要的跳板。尤其是农家子弟,要想跳出农门,就要通过高考来实现。
那年五月,我患急性结核型胸膜炎住进了医院,与高考失之交臂。虽说没有参加七月份的高考,但庆幸的是参与了毕业前的师生合影留念,并和同学们互动了毕业册的留言,致使我在以后每次翻阅毕业纪念册时都感到很欣慰。
病愈后,很多同学和亲朋好友都劝我继续复读,不要留下终生的遗憾。面对贫困的家庭,作为长子的我却选择了不复读,去村办初中当代课教师。为此很多人问我:不参加高考不觉得遗憾吗?很多人笑话我,说高中毕业了不参加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个败笔。
虽说高考是人生的大转折点,但并不意味着你的人生就此被定局,我心里牢牢记着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佛罗斯特的诗句:“林中有两条路,你永远只能走一条路,怀念着另一条。”
虽说我没有参加高考,但我要用实力来说明我的高中没有白读。我在隆尧一中高中读的是文科,是个文学爱好者,在学校时就经常参加县里举办的一些文学创作培训等活动,也有些豆腐块文字散见于民间的小报。失学在家后,在父亲的支持下,我报名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新闻刊授学习。当时的农村,花几百元参加刊授学习,并且经常在田间地头闲暇时间看书,很多人都嗤之以鼻,认为我有点太不自量了。
当年在好心人的帮衬下,我和初中时的同学结了婚。妻子为了方便我的学习和采录整理资料,用她的彩礼钱(180元)给我购买了燕舞牌收录机,并为我订阅了两份报刊。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采写的新闻小稿终于登上《邢台日报》了,我的同事、同学都要我请客,我不顾家人的反对,狠心花28元买了些罐头等下酒小菜和两瓶当地有名“顺德大曲”白酒,那时我代课的工资是59.5元,这场酒花了我近半月的工资,在那个年月够奢侈了吧。随后我写的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陆续散见于省、市、县各种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并多次获奖。
1995年春天,我被县内一家国有企业招聘为办公室主任,协助公司领导对企业进行改制,并创办宣传企业文化的报纸《东方潮》,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后来我在工作中总是虚心请教,任劳任怨挑重担,吃苦耐劳走在前,刻苦学习中汲取了众多知识,通过自学考试我取得了本科函授毕业证书。后来在单位陆续做出了点成绩,被上级主管单位推送到了领导岗位,且连续两届当选为县政协委员,现在仍被县政协聘为“文史专员”。
这些年我经历了风风雨雨,充满了酸甜苦辣,但对文字的热爱、执着和追求始终未变,散见各种媒体的拙作400余篇(首),著作《活在诗经中的村庄--干言历史文化初探》已经完成初稿,我用实际行动来弥补了我没有参加高考的“遗憾”。这些年在奋进中结交了有情有义的同事及文友,一起践行了有棱有角的理念,干成了几件有滋有味的事情,度过了一段可圈可点的岁月。
这就是我——一个没有参加高考的“落榜生”的没有“遗憾”的人生经历。
每个人的一生,都或多或少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生命的遗憾呢?我想,正确的选择,就是不放弃自己的梦想,让遗憾开成一朵花。就如几米所说的那样:“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我在冰峰的深海,寻找希望的缺口,却在惊醒时,瞥见了绝美的阳光!”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