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春华资本宣布发起成立一支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碳中和基金。
春华资本称,该基金将围绕零碳行业的四大零碳关键环节——新型能源、能源存储和传输、终端应用、新业态/新技术的优质投资机会,开展布局,挖掘各行业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公司。这也是国内首个将突破性科技创新和成熟低碳产业二者并重的碳中和基金。
去年10月,春华资本以6亿美元独家战略投资了远景科技集团旗下远景能源和远景动力两家企业,这笔交易成为碳中和赛道迄今为止最大投资。据了解,自2010年成立以来,春华资本在碳中和赛道已经陆续投资超过100亿元,是在这一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PE机构之一。
短期内基金扎堆成立,碳中和资金需求旺盛
几乎在春华资本宣布100亿碳中和基金成立的同时,浙江省首支以“碳中和、新能源”为主题的县级母基金也在浙江永康市宣告落地,总规模30亿元,首期10亿元。该基金将作为永康市“基金+招商”方向的重大资本运作平台,协助永康市打造包括锂电池、储能电池、光伏、氢能等绿色低碳能源产业集群。
今年3月底, 宝武绿碳私募投资基金(上海)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该基金由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联合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500亿元,首期100亿元。这是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首支钢铁领域子基金,也是国内最大规模的碳中和主题基金。
短短几天后,中金资本联合协鑫能科打造的全国第一支以“碳中和”为主题的百亿级规模产业基金——中金协鑫碳中和基金项目,正式落户浙江诸暨。该基金总规模不超过100亿,首期规模为40亿,以双碳产业链为主要投资方向,基金重点投向移动能源产业链及上下游技术。
今年1月,IDG资本联合基金战略投资方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共同宣布,成立国内首支零碳科技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为100亿元,首期募资规模为50亿。将重点投资太阳能、风能、动力电池、储能、智能电网、氢能、碳交易及管理等零碳科技相关创新领域。
短期内,大批碳中和基金相继落地,成为投募资市场中表现亮眼的“网红”赛道。其中,红杉中国、高瓴资本、IDG资本、中金资本、华润资本等头部投资机构相继布局。据前瞻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投向绿色环保、清洁技术和新能源方向的绿色产业基金,超过1000只。仅2021年上半年,绿色基金就设立有51只,且多只为百亿级基金。
然而,为了实现“碳达峰”的迫切目标,碳中和产业所需资金缺口仍在持续增长过程中。
根据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中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中国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2020年至2050年能源系统需要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刘满平的研究指出, 如果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现在每年就需要投入资金3.1-3.6万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在新能源发电、先进储能、绿色零碳建筑等领域新增投资139万亿。而目前每年资金供给规模仅为 5256 亿元,每年缺口超过 2.5 万亿元。
“如果要满足这么大规模的绿色投资,90%左右要靠金融系统动员社会资本,因为财政的能力相对有限,这是中国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要面对的现实。”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
投资大、周期长,碳中和行业投资回报如何?
清洁能源、制造业脱碳、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固碳技术……这些碳中和领域是近来投资人普遍关注的新方向。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产业特性所限,且关键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碳中和行业普遍的细分赛道,通常都具有投资金额大、期限长等特点。
而类似海绵城市、部分绿化和林业项目、矿山修复、土壤修复等领域,这些项目多为公益性质,回报率很难达到社会资本的预期。
对于投资机构而言,碳中和行业虽然是一座值得深挖的“金矿”,但也可能成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的“泥潭”。碳中和投资所需的高水平初始资本和持续的财务扶持,是投资机构当前的一大挑战。
鲸平台专家、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双碳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需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但低碳产业的商业价值还未充分体现,比如新能源发电不稳定,资源环境价格机制未理顺。同时低碳产业自主创新不足,无序低端发展,可能会造成新的产能过剩。
在当下的中国资本市场中,投资机构虽然对碳中和行业热情十足,但在具体动作上也相对谨慎。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清洁技术领域在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投资案例数量位列第9位,无论投资金额和数量都远不如IT、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等行业。
吴琦认为,目前国内碳中和新能源赛道投资机会主要有三个:一是能源转型,包括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以及风光等新能源的有序开发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将更加市场化、集约化,“多场景、分布式”成为主要模式;
二是双碳数字化,数字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实现能源、交通、建筑等行业的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三是电碳市场化,随着电碳市场联系的建立和逐渐完善,中国能源市场、碳市场的市场化和金融化程度将逐渐提高。电碳市场的协同发展,将给金融机构、电力企业、检测企业及第三方咨询机构等,带来巨大的业务前景和市场空间。
绿动资本创始合伙人张国津曾在采访中表示,碳中和趋势下的潜在投资机会,不可能一夜爆发,需要时间的积累。企业找到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和与其伴随的商机,都需要时间,也需要试错的空间。以光伏与新能源汽车为例,这两大行业都是在政策补贴逐步退坡、市场化需求真正起步的时候,才迎来良性发展,孵化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与商业模式。总体而言,碳中和的目标任重而道远,而碳中和行业的投资之路,仍然需要更长远的眼光与耐心。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