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北大读技校”当事人:隐形门槛依然存在
新华社 2022-05-10 11:55

5月1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11年前,周浩从北京大学退学、转至技工学校就读,轰动一时,成为职教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11年后,在职业教育的讨论热度仍在持续的时代背景下,当年的“吃螃蟹”者又有着怎样的“职教观”?

2011年,周浩从北京大学退学,选择去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就读。经媒体报道后,这一选择引发争议。如今的他,对于这一人生转向,究竟是否后悔?

在周浩看来,这只是更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从幼儿园起,他就喜欢拼玩具,还自学篆刻。直到现在,一有时间,他就扑在模型上埋头做一天。偶尔发的朋友圈,晒的也是花几年工夫做的模型。

2008年,周浩在高考中取得660多分的佳绩。他本想去实践课较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在大家建议下,为了“不浪费分数”,最终报考北大生命科学学院。

但其实,他对生命科学并无兴趣。几经辗转后,他决定退学,学一门自己喜欢、也能养活自己的手艺。

周浩说,虽然自己“弃北大读技校”的做法有点“惊世骇俗”,但社会上不喜欢自己的专业、盲目报志愿的现象相当普遍——太多孩子直到高三仍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不了解大学各专业的情况与未来方向。他很早就提出,应在中小学教育中引入职业启蒙,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更清晰的认知。

2014年,从技师学院毕业后,周浩选择留校任教。他发现,在传统教育体系和社会观念里,技校生常遭歧视,也易自卑。教师要做的,首先是帮他们重塑自信。

但与此同时,隐形门槛与“天花板”依然存在。甚至他自己,也会遭遇职场“天花板”——随着学校发展壮大,教师中有越来越多硕士、博士,无论是评职称还是晋升,周浩的学历都没有优势。

平等之路还有多远?

新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在周浩看来,平等的法律地位是好的开始,但要实现事实上的平等,依然任重道远。

职业教育究竟如何“破局”?他不止一次思考过这个问题,也认同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原院长童华强的观点——当务之急,是在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培养等“内涵”上发力。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在教师培养方面肯“下血本”:学校会出资十几万元,送教师去一流企业脱产培训几个月;设计“四级梯度”发展体系,从普通教师、一体化教师、课程负责人到专业负责人,老师们有明确的上升路径。

2017年,童华强离开技师学院,创办教育咨询公司,希望帮助更多职校提出改革之策。2019年,周浩也加入该公司,从职校老师转型为“职校老师的老师”。通过研究国内外专业、去企业调研访谈、组织专家访谈会,他们帮助职校老师一步步梳理工作任务关键点和技能提升点,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通常一个专业要做三年,才能形成系统体系。一套方案数百万字,要反复打磨数易其稿。”

开展教育咨询项目后,“一些老师成长很快,学校也快速发展。”对此,周浩感到欣慰。

周浩觉得,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他也在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上,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以及自己在时代中的位置。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职校生就业遇阻,别让专业代码成了就业“乱码”
工人日报 2024-10-29
推进职普融通打破职业教育发展“天花板” 87.6%受访者有信心
中国青年报 2024-08-22
为何越来越多大学生毕业后“反向”读职校?
工人日报 2024-07-29
未来姜萍如果不学数学了,可以吗?
农民日报 2024-06-19
内蒙古中职学生的突破:在“奋斗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中国新闻网 2024-05-25
中职教育如何加大含金量、打破偏见
南方都市报 2023-09-21
高分考生读职校引热议,什么是职业教育贯通培养?
光明日报 2023-08-29
建设“双师型”队伍,夯实职教基础
光明日报 2022-11-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