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荒废80年的村庄,在文物工作者、冬奥建设者的精心保护下“起死回生”,成为延庆冬奥村内独具人文内涵的“遗址公园”。2022年4月22日,记者从延庆区了解到,延庆冬奥村将于本月月底对公众开放。当天,延庆区文物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讲述了延庆冬奥村“遗址公园”的营造过程。
将北方山地村落遗址融入冬奥村
4月22日,记者从延庆区冬奥可持续发展和文旅产品发布会上了解到,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三大举办地之一,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将于4月29日对公众开放。园区建筑分布于山林间,由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延庆冬奥村、大众雪场4部分组成。未来,延庆区将在此基础上、全力打造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并结合春、夏、秋三季景观,适时开展徒步、攀岩、露营、滑草、山地自行车等运动项目。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位于延庆冬奥村内的“小庄户村遗址”,成为园区内一道独特的文旅景观,亦被称为冬奥村内的“遗址公园”。
小庄户村遗址坐落在海陀山下,海拔在1000米左右,与山林中的冬奥村建筑浑然一体、巧妙融合。遗址面积约3300平方米,包括院落遗迹、房屋遗迹、地窖遗迹、道路遗迹、挡墙遗迹等,皆由毛石垒砌;附属文物包括散落的石碾、石磨等。漫步其中,感觉时光穿越,丰富了冬奥村的人文内涵。
冬奥村内为何会出现村落遗址?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从2017年开始,延庆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冬奥延庆赛区开展前期考古调查,并发现小庄户村遗址。2019年6月,文物专家一致认定小庄户村遗址保存相对完整、历史信息丰富,符合文物标准,由延庆区文旅局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遗址具有清末民初村落建筑特征
从荒废的村落变成文物遗址,离不开全面的历史调查。据延庆区文物局文化遗产科科长范学新回忆,2017年3月,他参与了延庆冬奥村的考古调查,当时进山的高速公路尚未修通,他们驾车走老路、再徒步登山半小时,第一次来到现场,村子里荒无人烟,残存房屋破损严重,房顶皆无,但房基保存较完整,并残存大量山墙,房屋坍塌处遗留了完整的砖块和瓦片,还发现了几处地窖和猪圈。
2017年,文物工作者调查小庄户村遗址 摄影/范学新
遗址地并无文字标识、且村落规模小、相关记载匮乏。为找寻村落的历史信息,延庆区的文物工作者采取两种方法:首先查阅民国时期的《延庆县志》,志书有一张地图标注此地为“小庄科”;其次,在对遗址周边村民的走访中,得知该村名为“小庄户”。
范学新解释说,在延庆当地,庄科与庄户的意思基本相同,为文物命名时,沿用了村民惯用的小庄户。该村落遗址具有清末、民初的特征。历史上的小庄户村和今天的西大庄科村,两村所在的“佛峪口沟”,自古系延庆通往张家口的边关要道。
小庄户村是如何荒废?文物工作者查阅历史资料、结合口述史调查得知,小庄户村的村民以李姓和吴姓为主。1942年,小庄户村毁于战火,村民四散搬迁至周边其它村庄,村庄荒废至今已有80年。
村落遗址基本上以原貌示人
前期的历史调查与文物认定,为日后的文保工程奠定了基础。
2020年6月,为进一步做好冬奥延庆赛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延庆区文旅局配合北京国家高山滑雪有限公司,为小庄户村遗址编制了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方案。延庆区文旅局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评估后,第一时间给予了批复。
2021年年初,小庄户村遗址保护与展示项目,由北京高山滑雪有限公司组织实施,并于同年9月竣工。该保护工程在遗址考古清理的基础上,对部分建筑墙体进行了归位,对街巷肌理和房屋轮廓进行展示。通过展示路线和导览指示,对遗址地的格局进行了适度引导,便于公众漫步其中、感受文化遗产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本着最小干预的文保原则,施工方未对遗址做大的扰动,仅仅是将石头归位、整理出轮廓,对村民走出的路进行规整,基本展示出遗址原貌,并让文物遗址与冬奥村自然融为一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