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机袭击俄境内民宅,乌克兰要反攻
政知见
2022-04-15
+ 关注

新华社今天(15日)消息称,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14日发表声明说,乌克兰两架军用直升机当日袭击了俄境内的布良斯克地区一座城镇,造成数人受伤。

俄国防部回应称,将打击基辅目标作为报复。

以“斩首”作为报复?

政知君注意到,乌克兰已经连续几天对俄罗斯境内目标进行军事打击。

成都电视台融媒体梳理总结称,4月14日,乌军第一次袭击的方式和此前袭击别尔哥罗德燃料库一样,2架武装直升机以低空突防的方式,对俄罗斯境内目标进行打击。上次乌军攻击的是俄罗斯燃料库,这次乌军攻击的目标则是居民住宅。第二次袭击乌军采用迫击炮,对俄布良斯克州公路口岸进行炮击,随后俄军反击成功压制对方火力并疏散当地民众。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今天表示,俄军使用S-400系统击落了一架乌克兰的米-8直升机,该直升机在前一天袭击了俄罗斯克里莫沃村的住宅,造成7人受伤。

科纳申科夫还称,俄军可能会加大对乌克兰首都基辅的打击,增加部署导弹,以应对乌军对俄罗斯领土的破坏活动。俄罗斯空军部队14日共摧毁了乌克兰13个军事设施。

另据公开报道显示,基辅和其他一些乌克兰城市遭到俄罗斯导弹打击。

此前,俄国防部还曾公开警告乌克兰当局,不要试图越境袭击俄罗斯,否则俄军将会对乌克兰一些“决策中心”进行打击,包括基辅。俄国防部还称,俄军此前一直在保持克制,但乌军如果一再挑衅,俄罗斯将不再克制。

媒体对此评价称,俄罗斯在警告乌克兰或将对其进行“斩首行动”。

军事评论员宋忠平告诉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最近有一个表态,说俄军还会最终拿下基辅。“这个表态我觉得并非是卡德罗夫自己的想法,不排除俄方如果谈判不成的话,会考虑进行B计划。”

乌克兰要反攻?

就乌克兰此举,有媒体撰文评价称乌军试图进行“反攻”。

宋忠平解读认为,乌克兰此举并不能看做反攻,乌克兰目前也不具备实力对俄进行反攻。

他表示,从军事角度,乌军如果意图反攻,首选的攻击目标应该是包括乌东地区内在乌境内的俄军目标,而不是俄罗斯境内的民用目标。

他分析指出,将战火烧到俄罗斯境内,俄罗斯国内的反战情绪或许会被点燃,对普京造成一定压力。更重要的,泽连斯基此举就是希望将战火燃到俄罗斯国内,将战事继续升级。激怒普京和俄军后,俄乌战事规模升级,乌克兰可以以此再将美国和北约拖入战局,或者要求更大规模的军事援助。“我们知道,这场战争实质上是美国拱火、‘绑架’乌克兰进行的一场代理人战争。而泽连斯基意图将战争升级拖美国更深层次介入,或许也可看成乌克兰对美国和北约进行的‘绑架’之举。”

政知君还注意到,除了乌克兰,日前波兰军队对白俄罗斯别斯恰特卡公路边境口岸进行了开火射击,并妄图通过频闪灯对白俄罗斯边防军人致其失明。

宋忠平就此评价称,俄白是盟国并推行军事一体化,乌克兰联合波罗的海国家主动袭击俄阵营国家境内目标,推动战事升级十分危险,是火上浇油。如果这场战事从俄乌冲突变为俄罗斯、白俄和乌克兰、波兰的冲突,甚至更大范围的冲突,这将给世界带来很大的战争风险。

如果战事升级,美国会否直接军事介入?宋忠平就此仍持保守观点,认为美军直接军事干预可能性不大。“一个冲突的、混乱的东欧、欧洲,符合美国维护霸权的利益。直接下场进行军事冲突,不但不符合美国自身利益,也会让世界陷入极大危险。”

拖延战局

俄乌冲突以来,双方一直“打打谈谈,谈谈打打”,政知君注意到,泽连斯基在谈判中的表态也经常前后不一。

宋忠平表示,不难看出来,泽连斯基一系列前后矛盾的表述其实就是在以谈判来拖延战局,并没有真正谈判的诚意。拖延时间来等待美国、北约的军援,或者外界更大的帮助,以期扭转局势。乌克兰自己无力对抗俄罗斯,其能够将战事拖至现在的原因正因为美国和北约的支持,包括装备的援助和人员的训练、情报的支持等等。“事实上俄罗斯也很清楚泽连斯基的态度和用意,普京也不止一次表示谈判陷入了僵局。”

白宫上周发布的清单显示,今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价值超过17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日前表示,俄罗斯将以强硬的方式遏制美国及其盟友试图减缓俄特别军事行动的举措,那些在乌克兰领土上运送武器的美国和北约车辆将被俄方视为合法的军事打击目标。

就此,欧洲各国的调门其实也不一致。

法国总统候选人玛丽·勒庞公开表示,对直接向乌克兰运送武器“持保留态度”,毕竟冲突升级会让许多国家卷入战争。

奥地利总理内哈默也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说,对俄罗斯实施能源禁运对一些欧盟成员的伤害要大于对俄罗斯的伤害,欧盟内部有多个成员反对“对俄罗斯实施能源禁运”。德国、匈牙利和其他欧盟成员也反对对俄实施能源禁运。

资料 | 新华社 海外网 成都电视台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岩
编辑/赵红信
校对/葛冬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