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引发本市各界青年巨大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领会北京冬奥精神,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勇于承担使命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情报国志,携手奋进,一起向未来。
冬奥梦与中国梦紧紧相连
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陈东锐认为,作为志愿者的一员,他们见证了运动员们的拼搏,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者们的坚守、互助与奉献。在那个冬日里,每个志愿者都是一朵燃烧的雪花,用志愿蓝温暖了中国红。冬奥结束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的路上,他将继续把这份冬奥精神、志愿精神传承下去,以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清华大学学生李金峰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他倍感振奋。他说,在冬奥会开幕式上,他在鸟巢和其他演员一起,向世界展示了蓬勃的中国青年形象。这也让他深刻认识到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多方协作、同心协力办成的一件大事。筹办奥运七年来,“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精神深深震撼了他。他将继续学习北京冬奥精神,不断激励自我,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张睿表示,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更应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心系祖国,在为国争先的赛道上踔厉奋发。
北京科技大学学生杨永添说,这次冰雪之约,他们穿越风雪,踏过关山,冲破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冬奥梦与中国梦时刻紧紧相连,唯有继续拼搏努力,才能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对“追求卓越”有了更新认识
作为2012年短道速滑世界杯3000米接力冠军,北京体育大学冰上运动学院青年教师林孟在冬奥会期间还有一个特别身份: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运动员服务主管。她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受益匪浅,她告诉北青报记者,“追求卓越”是北京体育大学的校训,但这次聆听总书记阐述北京冬奥精神时,让她对“追求卓越”有了更新的认识。唯有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坚持做到这个“最”字才能不断地突破和创造奇迹。“这也是总书记对我们新青年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期望,作为一名冰雪教师,我会带着更高的热情继续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石景山团区委青年干部罗一飞也表示,将会继续传承北京冬奥精神,做好冬奥遗产转化工作,把这次难忘的经历和宝贵经验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让青春理想在以后的工作中熠熠生辉。
每一个“志愿”时刻永记心间
“当听到总书记说 ‘广大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了暖心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时,我的思绪一下被拉回到冬奥志愿服务期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学生马凤娇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她在冬奥会期间,担任国家速滑馆场馆通信中心助理。她认为,作为闭环志愿者共襄冬奥盛事,使命光荣,弥足珍贵。虽然冰雪消融,盛会落幕,但“双奥”中每一个温暖美好的时刻,每一次热血沸腾的欢呼,每一帧奋勇拼搏的画面,都将在她脑海里永恒定格。这段52天的冬奥之旅是她今年寒假最绚烂的色彩,与国家速滑馆的冰雪相约也注定成为她永远引以为傲的宝贵经历。“我将把北京冬奥精神内化于今后学习生活中,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总书记的讲话也在服务冬奥会的城市志愿者中获得了强烈反响。
昌平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赵文颖说,53天的冬奥城市服务,昌平区近6000名城市志愿者开展人员引导、语言服务、文明宣传等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达5万小时,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已经落下帷幕,但志愿服务永不落幕。昌平区将加强冬奥城市志愿服务工作成果转化,动员社会志愿力量积极投入到更广泛的志愿服务工作保障中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婧 雷嘉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