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 插柳留春寄追思
封面新闻 2022-04-05 14:33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4月5日,在气清景明,春光明媚,仲春与暮春相交之际,清明节又如期而至了。看着街头巷尾商家打出的“青团”广告,以及天空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风筝,人们祭祀扫墓,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与追思。

“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宋代诗人陆游曾写下一首《春日绝句》,描述的场景正是古时的清明时节。当他看到家家户户都在插杨柳时,才知道当天是清明节。诗句中,也将清明节的插柳习俗缓缓道出。可见,在宋代,清明就十分盛行插柳这一习俗,已经是“家家插杨柳”了。

fcapp_3f185edb-08a5-467d-9371-cf8982a0bc99_1649123401399.jpg

柳条,图片来源于网络

“插柳,是当年成都人在清明节不可缺少的习俗。”民俗专家刘孝昌回忆昔日的清明节说,人们外出扫墓,折柳而归,由此可见插柳习俗的流行。

折柳寄情,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杨柳一直被赋予独特的文化含义。在2022年2月于北京举行的冬奥会闭幕式上,伴随悠扬的乐曲《送别》,演员手捧发光的柳枝,轻盈缓步进入场地,将“折柳寄情”的传统文化寓意展现在世界的舞台上,被观众感慨这是“中国人的浪漫”。

柳,音同“留”,所以自古以来,古人们折柳赠别,用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同时,也寓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其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似柳枝之随处可活。人们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故借此祝愿客人随遇而安。

清明节插柳的习俗,其来源有多种说法。有说法认为,插柳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也有一种说法表示,“插柳”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名臣介子推。据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19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甚至“割股啖君”。后来,重耳当了国君,他却被遗忘了。重耳为逼他出山而放火烧山,最终其被大火烧死在山中的枯柳树下。随后,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立了寒食节,日期在清明节前一两日。因两节时间相近,随着岁月更迭,寒食节的习俗逐渐融入清明中,有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此外,清明插柳还有一种说法。古代,人们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人们插柳戴柳,柳枝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北魏时期的古籍《齐民要术》中有载:“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插柳戴柳,将春天“留”下

“俗话说,‘清明不戴柳,来世变黄狗’,又说‘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刘孝昌说,旧时不光插柳,还有戴柳的习俗。清明戴柳,有纪年华、惜红颜之意。“昔日,每当清明时节,人们扫墓踏青归来时,女娃子们都爱折几枝柳条绕成圆圈,再缠上红色的丝带,戴在头上。戴柳成为成都人扫墓踏青回城的象征,是清明节的一道风景线。”

唐代段成式所著的古籍《酉阳杂俎》中有云:“三月三日,(唐中宗)赐侍臣细柳圈,言戴之可免虿毒。”此外,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载:“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凡官民不论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据悉,农历三月三为上巳节,时间也与清明相近。所以清明节的民俗活动中,除融入寒食节的习俗,也渐渐与上巳节相结合,三个节日的习俗互相融会贯通。

fcapp_7b35614a-2c5e-4c19-85f5-7c243615558b_1649123765957.jpg

《山径春行图》宋,马远

“插柳,是当年成都人在清明节不可或缺的习俗。”刘孝昌回忆,杨柳有旺盛的生命力,特别在清明时节,大自然生机勃发,正好插柳留春,随手折根柳枝插在田边地角、屋檐下,柳枝就可存活。“柳树插到哪里,就活到哪里。插柳在门前,可以预报天气,农谚道:‘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古人还相信,柳枝有辟邪的功用。所以在清明时节,人们用柳条清扫庭院,或插于门楣上,认为能够驱除百虫害。

“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转眼清明又到,当人们扫墓踏青时,在郊外看到杨柳依依的美景,沐浴在春日明媚的阳光中,不妨折柳寄情,将春天“留”下。

文/李雨心

来源/封面新闻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散文|陈琳玲:清明前后
汪迷部落 2024-04-09
历史|清明快乐!
我们都爱宋朝 2024-04-05
清明,养生重“三清”,宜踏青、插柳、放风筝!
人卫健康 2024-04-05
赏读|陈连山:清明节源流考
现代大学网 2024-04-05
夜读|又是一年清明时,思亲思君亦思卿
有书 2024-04-04
诗词丨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年一岁思故人
诗词天地 2024-04-04
清明 | 惟愿春和景明,人间天上共安康
南师国学堂 2024-04-04
历史|祀先插柳迎春光:沪上清明节俗漫谈
档案春秋 2024-04-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