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上岗时一遇到事情就紧张、着急,到现在遇事稳当、有条不紊地去处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经历,不仅让我亲身体验和见证了这场体育盛事,也让我得到了成长。”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生、挪威体育代表团陪同助理王天骄,谈到这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的经历时如是说。
王天骄在张家口冬奥村与“雪容融”合影
北京冬奥会开赛前,王天骄被分配到张家口赛区挪威体育代表团担任陪同助理,并担任志愿者团队的小组长。冬奥会闭幕后,她又和另一位助理一起,继续为挪威残奥代表团服务。
“作为代表团陪同助理,相当于贴身秘书,负责协调挪威代表团大大小小的事情,大到运动员和场馆的对接、交通送达、冬奥村里的各项事务,小到运动员房间里的床单更换、马桶维修等琐事,都在我的工作范围内。”王天骄介绍道。对她来说,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引导挪威代表团从张家口冬奥村到“鸟巢”参加开幕式。在开赛前,张家口赛区进行了一次全要素测试,她和小伙伴一起模拟了把“挪威代表团”从张家口冬奥村驻地引导到去往高铁的大巴,再坐上高铁,又转坐大巴到达“鸟巢”的全过程。“但即便是演练过了,到开幕式那天,由于挪威代表团人数多,一开始和我们也不熟悉,全程下来还是很紧张的,好在我们顺利完成了开幕式引导工作。”王天骄说。
王天骄陪同挪威代表团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对于代表团助理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各种交通对接服务。王天骄说:“挪威代表团共有70多人,可用的车辆是9辆。用车量大,我们刚开始参与服务时,总是不太清楚哪些车派出了,哪些车还在驻地。后来,挪威代表团负责约车的官员和我一起做了张约车表格,清晰地标明用车时间、地点,哪些车在用、哪些车已经派出,逐渐就理顺了。这个有效的派车办法也延续到了冬残奥会的服务中。”
另一个工作难点也和车有关。“在冬奥会上,挪威是获得奖牌最多的代表团,我们经常提醒他们到冬奥村服务中心的前台去领奖牌盒和获奖证书。但最难的还是协调参加颁奖仪式的交通问题。”王天骄说,“每次到张家口颁奖广场领奖,组委会都会派车来接获奖运动员,同去观看的人也需要约车,协调起来非常紧张,稍有疏忽,便会有人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到达颁奖现场。”
王天骄(右)随时随地为代表团人员服务
王天骄和伙伴们的付出也得到了挪威代表团的充分认可,冬奥会闭幕后,平时比较内敛的挪威代表团团长在和陪同助理们告别时落了泪。她表示,原本以为带这么多人来北京比赛,会因为语言和生活习惯等问题出现各种不顺利,但陪同助理们随时都在线,只要他们有需要,助理们就会帮忙,让一切都变得顺利了,她非常感谢她们。
送走了挪威冬奥代表团,又迎来了挪威冬残奥代表团,王天骄继续作为陪同助理参与服务。“冬奥会的服务经验,加上我们对所有残障设施的熟悉,现在的工作都更加顺利了。”王天骄笑着说,“和冬奥会相比,挪威冬残奥会代表团成员的心态更放松,比赛的同时也更享受运动本身,还经常开玩笑,乐观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我们。”
谈到这次志愿服务的收获,王天骄表示,通过亲身参与,见证了祖国的强大和体育精神的弘扬,个人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她会永远铭记这段宝贵的经历。
感言
“当我穿着防护服第一次见到挪威代表团成员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如何隔离病毒不隔离爱,是摆在面前最大的难题。因为戴着口罩,对方看不到我们的微笑,所以我们尽量用肢体语言表达热情;因为戴着面屏,对方听不清我们的声音,所以我们必须提高音量并放慢语速。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从挪威冬奥代表团到挪威冬残奥代表团,我越来越舍不得一起工作的小伙伴,也舍不得朝夕相处的代表团成员。这段志愿服务是一生只有一次,一次便是一生的经历,我会永远珍惜。”——王天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昆龙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