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中心及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教育扶贫蓝皮书: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20~2021)》,由总报告、专题篇以及省域篇三个模块组成,共32篇报告。
其中,总报告对脱贫攻坚五年来我国的教育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展开系统梳理,详细阐释了我国“十三五”期间教育扶贫内涵与功能、教育扶贫逻辑与机理、各级各类教育扶贫行动模式与后扶贫时代教育参与贫困治理的作用与机制五大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对我国“十三五”期间重大扶贫政策中的教育内容与重大教育政策中的扶贫内容做出纵横梳理与系统解读,重点叙述了我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等领域的重大扶贫行动,指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助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国教育帮扶面向“十四五”的重要发展任务。专题篇先后以我国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脱贫攻坚“宁德模式”、大别山革命老区教育扶贫实践、东北边境教育扶贫案例、沿海县域海岛教育扶贫情况以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教育扶贫纪实为切入点,具体描绘出我国不同地域的教育精准扶贫情况。省域篇则分别对河北、辽宁、上海、安徽、贵州、陕西等省份的教育扶贫政策设计、行动规划、典型模式以及有益经验做出提炼、汇总与整合,展示出不同地域、不同省份各具特色的教育扶贫路径以及殊途同归的教育精准扶贫价值追求。
蓝皮书指出,“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在2021-2025年的“三农”工作中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此,一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二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三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四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而在2021~2025年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的过程中,“十四五”规划初步指出,应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确保平稳有序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国“十三五”与“十四五”规划交替之际的首要任务,对教育帮扶而言也是一样。在“十四五”新发展阶段的教育帮扶工作任务中,政策和行动的取向要从“攻坚战”转为“持久战”,从“决战决胜”转向“常态化”发展。做好教育帮扶工作的“变”与“不变”。变的是“十三五”阶段短期的、不再合适的体制机制,不变的则是保障民生、脱贫致富、迈向现代化的精神内核。从教育扶贫转向以教育助推乡村振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动态过程中,教育帮扶工作任务的“隐性”特质,势必会发挥出更为强劲的“显性”作用,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应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内在动力之源。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