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以开放透明回应唱衰抹黑
光明日报 2022-03-26 11:30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多来,经历了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发展历程,目前已进入“工笔画”式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有力地促进了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为推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均衡、普惠、包容、可持续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少数西方国家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一带一路”倡议,或者唱衰“一带一路”建设,抹黑攻击“一带一路”,把债务陷阱、破坏环境、滋生腐败、缺乏透明度等说辞强加给“一带一路”。美西方从其殖民扩张和霸权转移的历史经验出发,“自然而然”地把“一带一路”倡议理解为中国拓展地缘政治经济影响力的工具。质疑“一带一路”倡议缺乏透明度等论调,来源于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恶意曲解。西方社会只有摘掉有色眼镜,正确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性质,才能纠正歪曲事实的错误,回到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各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社会共同繁荣的正确轨道上来。

从性质上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各国发展政策协调、对接的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倡议,而且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建设是包括基础设施、经贸往来、资本流动、国际规则、人员交流等多位一体的全方位联通。“一带一路”倡议把政策沟通作为“五通”之首,强调各国充分交流经济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共同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政策沟通的过程是开放、公开、透明的,只有通过政策沟通,沿线国家才能形成共识,制定规则,推进合作。在这种以全方位联通为目标的倡议下,必然不会有秘密外交,不会有私下交易,追求透明度必然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基本理念。

从原则上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商共建共享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要在不同国家间达成“最大公约数”,而这个“最大公约数”一定是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的,一定是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和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从国际合作谈判、成本分担和收益分配三个方面确定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制度框架。这种制度框架也体现在诸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中国发起创建的新型国际合作机制中。“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小集团、小圈子,如果不坚持公开透明的理念,落实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必然无从谈起。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一直主张其开放性,强调建设“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事。中国已经成功主办了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首届峰会论坛有32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主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第二届论坛有将近40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主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如果“一带一路”建设缺少透明度或者中国不希望提高透明度,那么中国为什么会本着开放精神欢迎更多国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的大家庭中来?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发起创建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多边融资、投资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就发起创建这两个国际机构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注意按国际惯例办事,充分借鉴现有多边金融机构长期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包容性等。亚投行创建之初便有57个成员,现在已经发展到102个成员,成为仅次于世界银行的世界第二大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将精简、廉洁、绿色作为三大核心理念。廉洁主要体现在对腐败零容忍,以及在内部治理、投资项目上遵循国际标准,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如果中国不想提高“一带一路”透明度,那么为什么要倡导创建亚投行?为什么坚持亚投行要遵循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坚持创新国际合作方式,提出了第三方市场合作倡议。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中国首创的国际合作新模式,主要是指中国企业(含金融企业)与有关国家企业共同在第三方市场开展经济合作,强调将优势产能、先进技术与发展需求相结合,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国际合作。在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过程中,中国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商业原则、国际惯例,目前已经与法国、日本、意大利、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指南和案例》,介绍了产品服务等5个类别的21个案例。比如,莫桑比克的马普托大桥及连接线项目、埃塞俄比亚吉布三水电站项目就是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成功案例。前者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聘请德国公司提供监理咨询服务;后者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承担设备成套供货与项目服务,意大利公司承担土建。如果中国不希望增进共建“一带一路”的透明度,为什么要推动与其他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一直将政策沟通和战略对接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先导。目前,中国已经同14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功就“一带一路”倡议同欧盟的“容克投资计划”、哈萨克斯坦的“光明大道”发展战略、蒙古国的“草原之路”计划、柬埔寨的“四角战略”、老挝的“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越南的“两廊一圈”构想、印度尼西亚的“全球海洋支点”构想、俄罗斯的“跨欧亚大通道建设”构想、“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等有关规划对接达成共识。透明度来自开放、公开的政治过程,如果中国不想提升共建“一带一路”的透明度,为什么会一直主张战略对接和推动达成共建共识和签署共建文件?

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自从提出以来,一直将国际惯例、国际标准作为项目执行的原则。“一带一路”建设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效都是建立在追求透明度原则基础之上的。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经济合作项目,更是一个由中国推动建立的国际发展合作新平台,是中国为纾解当前全球治理赤字作出的重要贡献。如果能够理解“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全球治理平台的功能和属性,美西方那些针对“一带一路”的诸如“债务陷阱”“缺乏透明度”“破坏环境”等攻击和指责就会不攻自破,其险恶用心也将昭然若揭。

文/曲博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