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新型城镇化这个战略引擎
经济日报 2022-03-25 10:30

当前,我国城镇化已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后期,正在转向全面提升质量的新阶段。城镇化仍是我国最大的需求潜力所在,蕴含着强劲的发展动能。一方面,需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形成多中心、多层级、组团式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生产生活需要。

继南京、福州、成都等都市圈发展规划印发实施后,《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日前正式批复发布。此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也在全国两会期间公布。一系列城镇化空间布局规划近期密集发布,引发各方广泛关注。

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布局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持续提高,都市圈同城化建设步伐稳健,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扎实推进,这从铁路网络密度指标上可见一斑:目前,全国铁路网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达99.1%,“八纵八横”高铁网对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达89.9%。

不仅如此,还有两组新型城镇化数据值得关注。一组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021年,这两个城镇化率分别达64.72%和46.7%,较上一年分别提高了0.83个和1.3个百分点,这是“十三五”以来上述两个城镇化率首次缩小差距。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增幅更大,意味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在加快。另一组数据是城乡居民收入比。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业农村改革的走深走实,让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具体到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上看,这一数值从2020年的2.56降至2021年的2.50,表明城乡融合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变化,还更多地体现在城乡居民的切身感受中。比如,农民工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更便捷了,随迁子女在常住地接受义务教育更有保障了,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的医疗机构数量更多了,等等。

当前,我国城镇化已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后期,正在转向全面提升质量的新阶段。尽管如此,城镇化作为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仍是我国最大的需求潜力所在,依然蕴含着强劲的发展动能。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通过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其对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着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常住人口真正融入城市中。要畅通传统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渠道,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及各项配套改革落地,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市民化奖励资金支持力度,推动省级财政建立市民化奖励资金,支持吸纳跨市域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多的城市。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要依托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承载能力,推动特大城市、超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多中心、多层级、组团式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支持一些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生产生活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我国基本实现了城镇化,仍将有4亿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需要在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加强探索,通过以城带乡、以工补农,让更多的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起来,推动新型城镇化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文/顾阳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
光明日报 2024-08-16
城镇化“下半场”空间有多大
经济日报 2024-08-10
提升城镇化率接近70%意味什么
经济日报 2024-08-09
以县域为抓手,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光明日报 2024-07-04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
经济日报 2024-05-05
五大城市群引领城镇化 内部仍存城镇化不均衡、不协调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1-03
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5% 城镇化进入“下半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3-29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人民日报 2023-03-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