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3月第3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2.6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2%,同比下降55.7%。对比数据发现,截至3月第3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已连续下降15周。
3月22日,农业农村部召开会议研究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会议认为当前生猪生产总体平稳,能繁母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猪肉市场供应较为宽松,受供求关系影响,生猪价格进入周期下行区间,加之近期大宗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养殖持续亏损,不少养殖场户经营困难,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合力应对,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生猪供应量仍在惯性增长,参照之前的产能变化节奏,4月前后可能会出现供应峰值,5-6月生猪供应将开始减少。
随着下半年猪肉消费持续好转,王祖力认为按正常的生产节奏,下半年生猪供需基本面将逐步由上半年的宽松转向平衡,到年底可能出现紧平衡状态,价格也将趋势性上行。7月前后,生猪养殖有望止损,年底或盈利。
生猪供应充足价格下降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全国生猪出栏量6.7亿头,同比增长27.4%。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1月全国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23.6%,2月全国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8.2%,生猪生产供给充足,猪肉供应阶段性过剩。
生猪稳产保供要以稳固的基础产能作支撑,而能繁母猪是生猪生产的基础和市场供应的“总开关”。去年9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明确“十四五”期间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万头。
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5%-105%区间(含95%和105%两个临界值)时,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为绿色区域。
3月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生猪企业座谈会,会议认为春节后猪肉进入消费淡季,能繁母猪存栏量已回调到绿色合理区域,但生猪出栏仍惯性增长。
上海钢联生猪分析师郭丹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能繁母猪数量减少,但现有能繁母猪大多是2-4胎龄,生产绩效提升,繁育水平较高,投放市场的生猪产能变化有限,生猪去产能速度缓慢。
供需关系是影响生猪价格的核心原因。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3月第3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2.6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2%,生猪均价连降15周。
国联期货研究所农产品事业部分析认为,目前我国生猪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状态。春节之后猪肉消费进入淡季,供应持续充足,下游市场白条猪剩货逐步增加,带动猪价再度下跌。
另外,王祖力指出,疫情也是生猪价格低迷的重要原因。受近期疫情反复影响,目前我国的猪肉消费要比往常正常水平弱很多。
郭丹丹认为,疫情也对生猪供应造成一定影响。在调运方面,疫情影响区域不少养殖场出栏受阻,猪源有所积压;在市场供应方面,部分疫情影响区域终端批发市场进入封禁或减零售阶段,到货量减少。
饲料原料价格上涨抬升养猪成本
“2022年对于养猪行业而言仍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新希望六和执行董事长兼总裁张明贵说。
张明贵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非洲猪瘟大幅削减生猪产能,猪价高位运行。很多生猪养殖企业短期大幅扩张规模的同时,并未及时提升相应管理能力,叠加去年年初新一轮变异的非洲猪瘟爆发,企业养殖成本明显抬升,导致普遍亏损。
郭丹丹表示,进入2022年,无论是自繁自养还是外购仔猪模式,均处于亏损阶段。
国联期货研究所农产品事业部指出,通常饲料占养猪总成本的60%,饲料成分的70%为玉米,15%为豆粕。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3月底3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92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3%,连涨3周。全国豆粕平均价格4.72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3.3%,连涨12周。
郭丹丹认为,随着原料成本提升,养殖成本不断增加,上半年生猪养殖或难以走出亏损泥潭。
饲料价格上涨对生猪养殖端的影响有一个过程。王祖力谈到,按照目前玉米和豆粕价格上涨情况测算,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在接下来几个月将慢慢传导至养殖端,带来饲料生产成本上涨压力,但这种压力会逐步释放,9月、10月前后或达到最高水平。
具体来看,王祖力介绍,养猪育肥周期为6个月左右,因而对于目前已3月龄的商品猪而言,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对其饲料养殖成本的影响只有50%。而目前刚出生,9-10月出栏的商品猪需要全程吃高价饲料,其养殖成本全程受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影响,如果其他成本保持不变,生猪养殖成本可能会从目前的15.5元/公斤上涨到16.5元/公斤,每头商品猪的总成本或提升100多元。
王祖力提醒,饲料原价价格上涨往往不会全部传导至养殖端,饲料养殖企业可能也要承担部分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压力。
农业农村部近期召开的生猪企业座谈会强调,要采取强化监测预警,落实落细长效支持性政策等措施稳定生猪生产,并明确要加强与冻猪肉储备调节政策协同,形成合力。
3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加快收储。王祖力指出,国家收储量相对全国猪肉消费总量而言占比较小,对市场供需关系影响有限,更多在于提振市场和养殖端信心。
相较政府调控引导,市场在调节资源配置方面要发挥决定性作用。王祖力认为企业通过延长产业链和全产业链经营,一定程度上也能控制生猪产品质量,减少成本压力。
就企业视角而言,张明贵表示,针对饲料成本上升,较直接的方法是调整优化饲料配方,选择符合营养与食物安全要求,但阶段性成本更低的原料组合来生产饲料,同时做好饲喂过程管理,减少不必要的饲料浪费;更间接也更长期的做法是加强各环节的基础生产管理,提升效率、降低完全成本。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