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南京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3月21日16时至22日16时,南京市又筛查出3名阳性人员,到22日16时,南京市本轮疫情共发现阳性人员103例。
最新数据
本轮疫情至22日16时共发现阳性人员103例
南京市卫健委二级巡视员丁小平介绍,到22日16时,南京市本轮疫情共发现阳性人员103例。其中江宁区87例、秦淮区7例、栖霞区6例、江北新区3例。 目前,南京已安排多学科医疗专家进驻市公卫医疗中心,发现的所有阳性感染者均在定点医院受到妥善的医疗救护,病情均平稳。
目前,全市共有高风险地区1个,中风险地区9个;划定封控区31个、管控区22个。
看病怎么看?
部分择期诊疗项目暂停,鼓励“云就诊”
根据第11号通告,医院口腔、耳鼻喉科、眼科等门诊暂停,那么如何满足市民相关急症及基本就医需求?
南京市第一医院党委委员、主任医师颜廷华介绍,根据南京市第11号通告要求,自3月21日起,南京市第一医院暂停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整形(美容)科门诊择期诊疗项目,只保留必要的急诊诊疗。进院注意事项和就诊流程:所有进入医院人员,均须正确佩戴口罩、持有48小时内(自采样时间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其中进行胃镜、气管镜、鼻咽喉镜检查,患者须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该院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诊疗服务。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全部预约挂号就诊。市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预约,例如“12320”电话及网上预约,“南京市第一医院”微信公众号、我的南京APP、支付宝APP预约等途径。
丁小平建议,疫情防控期间,能择期诊疗的患者,尽量暂缓去医疗机构就诊。针对特殊时期群众就医,南京也作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案。一是除因疫情防控等原因需要暂时停诊的医疗项目外,医疗机构可提供其余正常的医疗服务。二是鼓励广大市民通过互联网“云就诊”模式获取医疗服务,减少医院内的人群聚集。三是慢性病患者就医时,可向医生提出开具“长处方”的申请。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开具更长周期的药品,减少就医频次,保障用药需求。职工医保门诊慢性病、居民医保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可以一次开具不超过12周的长期处方;诊断明确、病情平稳、用药方案稳定、患者依从性良好、需长期使用同一类药物的患者,经医生判断,门诊统筹患者也可以一次开具不超过12周的长期处方。四是建立急诊和入院患者核酸检测绿色通道,尽可能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外卖能放心吃吗?
严格核查,各平台下线不合规骑手900人
第11号通告还提到了不提倡餐饮堂食。南京市市场监管局一级调研员许晔峰介绍,目前,南京市共有大型外卖平台(企业)11家,通过第三方平台和自建网站提供餐饮服务的餐饮单位近4万家,外卖配送站点405家,配送骑手1.9万人。为保证入网餐饮企业食品安全,让市民吃上放心餐,南京做了以下四件事:
第一件事,督促平台对外卖骑手常态化疫情防控。统一外卖平台站点疫情防控制度,包括外卖骑手岗前防护准备工作制度、业务配送及分发环节个人防护制度、生活环境卫生防护制度、防疫物资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制度。落实平台提供者加强送餐环节管理的措施,做好送餐人员每日的岗前健康检查,查验配送人员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及频次、行程卡、健康码和体温检测等健康状况,对未全程接种疫苗、未按规定参加核酸检测的骑手,取消送餐资格,对非绿码骑手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通报所在社区;配备必要的口罩、酒精湿巾等防护用具;餐箱等送餐器具每日消杀,确保配送安全。督促指导外卖平台(企业)在APP上实时公开配送骑手的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健康码、体温等四项健康信息,目前已有5家外卖平台(企业)健康信息上线实时显示骑手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情况,通过线上审核、线下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核查,对不合规的骑手要求外卖平台(企业)集中下线,目前共下线配送人员900人。
第二件事,规范餐饮配送行为,落实入网餐饮单位主体责任。督促入网企业使用食安封签,避免餐品配送受到污染。疫情期间,推行“无接触配送”,倡导采取提前预约、无人货架、智能取餐柜等无接触配送方式,减少受餐环节的接触。入网企业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把好食材准入关,对粮食制品、肉制品、蔬菜、水产品等食品原料,做好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
第三件事,落实“食品安全工作站”社会共治责任。目前南京市在餐饮集中区、连锁餐饮企业总部、外卖平台等建成各级食品安全工作站116家,覆盖全市10000余家餐饮单位。工作站协助宣传和推广使用网络餐饮外卖食安封签。
第四件事,加大线上线下监督检查力度,落实监管责任。加大了对原料采购、环境卫生、加工操作规范、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 对不符合餐饮操作规范的,立查立改,涉及违法行为的,严格查处。自3月以来,南京市共出动2795人次,检查21732家次,对违法违规企业第一时间通知平台下架。
文/刘丽媛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