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7日16时,南京本轮疫情共发现阳性人员68例。在目前已经诊断的61例阳性人员中,普通型3例、无症状感染者58例。无症状感染者增多,是南京本轮疫情的一个显著特点。3月17日下午,南京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疾控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读。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最新发布
新增阳性人员7例均在集中隔离和封控区人员中发现
南京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夏海鸣通报,3月17日0至16时,南京市在对重点人群和区域规模核酸检测中初步筛查出7名阳性人员,均在集中隔离和封控区人员中发现。截至3月17日16时,南京市本轮疫情共发现阳性人员68例,其中江宁区59例、秦淮区4例、栖霞区5例,没有重症患者。
目前南京市已划分高风险区1个:江宁区东山街道湖西雅居东苑:中风险区8个:江宁区东山街道武夷水岸家园南区2幢、东山街道安和家园7幢、东山街道青山湾花园小区、秣陵街道殷巷新寓44幢,秦淮区洪武路街道现代大厦、洪武路街道砂珠巷小区6栋、朝天宫街道评事街小区千章巷22号,栖霞区马群街道文康苑5栋。
秦淮区与江宁区的病例不属于同一条传播链
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洁介绍了目前感染者基因测序的情况:通过对江宁区的7例病例测序结果与国内本土病例的数据库进行了比对,这7个病例的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基本可以认为在同一条传播链上,但秦淮区的1例病例测序与江宁区的7例病例比对结果显示,初步判定不在同一条传播链上。
专家解读
“无症状感染者多”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特点等因素有关
夏海鸣介绍,南京发现的68例阳性人员中,目前已经诊断61例,其中普通型3例、无症状感染者58例,其余阳性待复核诊断。“无症状感染者增多”是南京本轮疫情目前表现出的一个显著特点。
究其原因,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洁认为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奥密克戎毒株传播性较强,但致病力在下降。相比于之前的德尔塔毒株侵犯下呼吸道概率较高,奥密克戎变异株侵犯上呼吸道的概率高,因此引发的症状就相对轻微。第二,大规模疫苗接种实现了对易感人群的保护,因此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的比例提高了。第三,当前主动筛查的防控措施能够将风险人群及时管控,有一些感染者尚未出现症状时就能够追踪到,实现了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早发现。
奥密克戎变异株比原始毒株的传染性增加约30%
丁洁介绍,南京本轮疫情发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BA.2进化分支,和原始的奥密克戎毒株相比传染性更强,增加约30%,因此也增加了防控难度。
她强调,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目前使用的新冠疫苗的防护作用依然有效,特别是在防重症、防死亡方面,疫苗的作用特别突出,希望能在符合接种条件、没有接种禁忌的情况下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检测计划
按最新规范要求全面开展“20合1”混采检测及抗原检测
夏海鸣介绍,3月10日南京市发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以来至17日11时,南京已累计检测1146万人次,江宁区、秦淮区全域,玄武区、栖霞区、雨花台区、高淳区部分街道已分别开展规模性核酸检测。其中,江宁区1个街道、秦淮区4个街道已完成2轮检测。
下一步,将根据检测结果动态确定核酸检测区域,对江宁区、秦淮区等重点区域进一步开展核酸检测筛查;栖霞区、玄武区、鼓楼区、雨花台区、建邺区尚未开展核酸检测街道完成核酸检测工作;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区、江北新区分两天完成全域核酸检测。
夏海鸣介绍,南京按照最新规范要求全面开展“20合1”混采检测及抗原检测;分批采购“20合1”混管100万管,并在江宁、秦淮、玄武、栖霞等区规模性核酸检测中使用;同时,发放使用抗原试剂,将抗原筛查和核酸诊断有机结合,提高“早发现”能力。
文/张可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