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属于中国人的雅致!设计师茶汤上作画展示宋韵之美
扬子晚报 2022-03-05 15:25

咖啡拉花见得多了,你见过在茶汤上作画吗?网友泡影效仿古人,以茶汤为纸,茶勺作笔,勾勒了近200幅古画,极富悠雅清丽之韵。

泡影原名叫韩喆明,现居上海。近日,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时,他表示,对于茶的艺术加工是为了提升美感、增加品饮的趣味,“我想把这样的雅趣分享给更多人,也想通过茶让大家感受到宋韵之美。”

1646464946(1).png

设计师自学宋代点茶 一盏茶大约要击打180-200下

韩喆明今年40岁,自幼学习绘画,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平面设计师。早些年,他爱收集宋代瓷器,以茶具居多,因为想弄清楚宋人为何爱用那样的器物来喝茶,于是频繁查阅文献,在此过程中接触到宋代点茶。 “宋代点茶在中国茶道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流传于达官显贵和文人雅士之间的精致喝茶方式,也深受宋徽宗喜爱,他所作的《大观茶论》一书,对‘点茶’有详细描述。”韩喆明告诉记者,点茶就是将茶叶磨成粉,加一点水调成糊,用茶筅不断击打,直到出现厚厚泡沫。它与普通水泡茶的区别在于口感更加绵密。“你可以理解为是咖啡上的奶盖,只是它喝起来与咖啡口感不同,茶汤就是由茶打成的泡沫,喝起来还是茶的味道。”

b03533fa828ba61ecc1f6d8382036d03314e596e.jpeg

1646464975(1).png

韩喆明用7种茶叶磨成的粉分别做试验,最后选用了白茶。白茶是一种长时间浅层发酵的茶,比较甘甜,打出来的泡沫又白又细。“我完全是自学,实践了无数次,点茶的要领在于练习手腕和手臂的协调性,毫不夸张地讲,需要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韩喆明说,一盏茶大约要击打180-200下,不是很累但需掌握要领。

宋人对于好茶的标准,从外观上看,要洁白细腻,越好的茶越白,泡沫越持久。韩喆明告诉记者,通过研究与实践,他基本能还原宋人描述的茶汤效果。

8b82b9014a90f603696c87cdfa254912b151ed19.jpeg

“复活”宋人茶汤游戏 灵感来自宋代绘画

两宋时期,有人在茶汤上幻化出山水花鸟,被视为奇巧技艺。宋人文献中对茶汤艺术有过四个字的形容,叫做“纤巧如画”。出于好奇,韩喆明试图“复活”宋人的茶汤游戏。

按照他对宋代绘画的理解,茶盏中呈现的画面,应该是非常接近当时的绘画作品的,且点茶完成后,泡沫鲜白,这不正是一张“纸”吗?点茶之前需要把茶粉与水调成糊,这不是很接近研墨的方式吗?

于是,他的茶汤作画之路开始了。虽有绘画基础,但上手并不容易,“即便是有国画基础的人也得从头学起,毛笔在纸上作画是‘软碰硬’,用茶勺在松软的茶汤泡沫上作画是‘硬碰软’。从技法上来讲,可以模拟国画的泼墨、线条、点画等技法,但实际操作起来又不可能完全相同。”韩喆明告诉记者,他经常去博物馆看宋画,一看就是一天。这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人的技法。

在松软的泡沫上作画,下笔需谨慎且快,刚开始他多以失败告终,“有一段时间怎么都画不好,简直是心如死灰,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来。”韩喆明说,必须赶在泡沫消失前,也就是三五分钟内就得完成一幅画。从开始点茶到画作完成,时间要控制在10分钟左右。

b219ebc4b74543a9cc1d39a4de20708bb9011411.jpeg

与咖啡拉花不同,难度更大 六年勾勒近200幅古画

韩喆明告诉记者,茶汤上的画面维持时间在45分钟到1小时之间,“茶是用来喝的,对于茶的艺术加工是为了提升美感,增加品饮的趣味,而不是取代茶的本质。图案保存时间有限,只能短暂欣赏,无法长久留存,这也是它的独特魅力吧。”

在他看来,油画、国画、水粉甚至咖啡拉花,都是采用颜色叠加,或不同材料叠加的办法来呈现图案。在茶汤上作画是用茶本身作为原料,用茶勺勾勒出图案,很适合表现中国水墨画的朦胧意境。

他的作品多以临摹宋画为主。“普通人学国画是在纸面或者绢本上临摹,我是在茶汤上临摹,并且参考了很多宋代文献。当然我也会有一些自己的创作,多以传统题材为主。”

六年间,他在茶汤上勾勒了近200幅古画,有北宋赵佶的《梅花绣眼图》、北宋许道宁的《秋江渔艇图》、南宋马远的《云峰远眺图》、南宋传马远的《秋林携仗图》等。

0e2442a7d933c8954e75da8c0b2489f9830200fb.png

838ba61ea8d3fd1f63c54064f079df1694ca5f65.png

“我自认为在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接近古代文献中描述的茶汤作品。‘纤巧如画,须臾散灭,且不脱离饮用本质’。” 韩喆明称,如果非要给他的玩法下一个定义,那就叫“茶山水”吧。

有人问这与宋代的茶百戏有何区别? 韩喆明称,就目前掌握的证据,仅限于极少量文献中的只字片语,或是诗词中的文学描述。这些都不足以作为充分明确的证据来证明宋代茶汤艺术的操作手法与技艺特征。“我无法担保自己的玩法和宋代某一种技法一模一样。如果轻易使用了宋代称谓来作为噱头,难免会引起误解与混淆,这不是我要的。”

他自称并不是仅以茶玩茶,而是参考了大量宋代绘画的技法和理念,“我以茶汤作画这样一种方式,感受宋代之美,这纯属我的个人乐趣。”

5fdf8db1cb1349547257b72997796851d0094af7.jpeg

离职推广茶文化 想让更多人感受宋韵之美

短视频的兴起, 为“茶汤作画”技艺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韩喆明将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发布到短视频平台,受到不少网友的追捧。视频中,他用茶勺蘸取调好的茶膏,在泡沫上作画,一点一钩间,一幅幅水墨丹青跃然于茶汤之上。网友称赞:“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雅致”“谁说古人的绝技秘而不传,这里就有”……

为了更好地推广茶文化,韩喆明去年正式离职,开设线下课程,教他人“茶汤作画”技艺。“目前,我们还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圈子,都是宋代茶文化的爱好者,其实更像是我带着大家一起玩,也有一些学生确实画得不错。”韩喆明称,他想通过这个圈子慢慢延伸出去,通过茶让大家感受到宋韵之美。“相当于我给大家打开了一扇门,了解宋代文化的门,只不过这个门口放的是一盏茶而已。”

337.jpg

340.jpg

通过这盏茶,大家可以了解宋代饮茶用的是什么器物,当时文人为什么要那么玩茶,他们在玩茶时留下了哪些诗词、书画作品等。他也想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喜欢传统文化。

因为喜爱、推崇宋文化,周围人常打趣他宛如从宋代“穿越”而来。 “我只是单纯作为一个喜爱宋代文化的实践者,取悦自己而已。当然,我也希望通过分享和传播,把这样的雅趣传达给更多人,同时也盼望能与他人互相交流经验。”韩喆明说道。

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人物|一位九零后海归的“茶农”“景漂”之路:雨落天青入宋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8
礼遇“宋时明月” 小罐茶上新中秋古风系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1
一站式畅游江南——在濮院时尚古镇寻梦宋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5
文化|宋时磊:陆羽《茶经》与唐代茶文化
现代大学网 2023-05-17
历史|60余位名士,120余幅书信手迹,一本书读懂宋人笔迹里的密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6
古代茶艺复原掀热潮 千年文化尽在一盏
中国新闻网 2022-12-24
国学|黑乎乎的建盏 咋就成了宋朝皇室御用茶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08
普洱茶致癌?喝茶会肾结石?茶叶的这5个流言,你信了吗?
科普中国 2022-11-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