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报告公布,透露反腐最新信号
政知见
2022-02-25
+ 关注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召开1个多月之后,赵乐际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对外全文发布。

21“虎”被写入报告,是历年最多

自十九大以来,中纪委全会已经召开了6次,历次会议开幕的时间分别是2017年10月25日、2018年1月11日、2019年1月11日、2020年1月13日、2021年1月22日和2022年1月18日。

其中,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

第二次全会至第六次全会,都会审议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

前几次报告全文公布的时间分别是在2018年2月13日、2019年2月21日、2020年2月24日、2021年3月15日和2022年2月24日。

从报告的内容来看,主要有两大块,一个是前一年的工作回顾,另一个则是当年的反腐重点。今年也不例外。

政知君注意到,每年都有不少“大老虎”被写入了中纪委报告。

比如,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严肃查处鲁炜等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两面派、两面人”,此外还提到了赖小民、冯新柱、李贻煌、艾文礼、王铁等。

赵乐际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

在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赵正永、秦光荣、孟宏伟、陈刚、云光中、张茂才、努尔·白克力、钱引安、张琦、李士祥、白向群、靳绥东、赵景文、赵洪顺等。

赵乐际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

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中,则点名提到了清除孙力军、张琦、张志南、姜国文、胡怀邦、孙德顺、胡问鸣、云公民、李谦、任华等。

赵乐际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

今年的工作报告中,被点名的“老虎”则是历年最多,报告提到,坚决查处重大腐败案件:

严肃查处孙力军、邓恢林、龚道安、王立科、刘新云等人的政治团伙案;

查处王富玉、周江勇、彭波等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

严查谢长军、尹家绪等靠企吃企、损公肥私的“蛀虫”;

严查蔡鄂生、何兴祥、宋亮等利用金融监管审批权、金融资源搞腐败的“内鬼”;

深入分析李金早、童道驰、刘宝华等案件暴露的腐败新特征,深挖彻查“影子公司”、“影子股东”等隐性腐败;

查处甘荣坤、杨福林、蒙永山、李文喜、孟祥等政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

其中,公安部原副部长孙力军两度被写入了工作报告。

在回顾2021年工作时,报告披露: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63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3.1万件,处分62.7万人,其中处分国有企业5.9万人、金融系统1.2万人、政法系统6.4万人,留置行贿人员5006人、处分4806人、移送检察机关2822人。

全国有3.8万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10.4万人主动交代问题。

另外,报告还提到,对云南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铭真高尔夫球场整改不力以及沿湖违规违法建设、广州市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中国石油集团新疆油田公司违建别墅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加大对重大事故事件问责力度,及时调查处置甘肃白银景泰县“5·22”公共安全责任事件等。

全国共问责党组织4474个,问责党员领导干部、监察对象5.5万人。

新提法

除了工作回顾,“2022年反腐工作重点”也备受外界关注。

从历年的工作报告情况来看,“政治监督”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工作报告中,特别点出了严肃处理拉票贿选等行为。

报告提到,按照党中央要求,在产生党的二十大代表、二十届中央“两委”委员和省级领导班子中认真履职尽责,严把政治关和廉洁关,严肃处理拉票贿选、说情打招呼、破坏选举等行为。

政知君注意到,在部署今年反腐工作中,报告提到,“坚决防范和纠正违背新发展理念、不顾地方实际盲目举债等问题”,这样的提法,是首次。

报告提到,“保持反对和惩治腐败的强大力量常在”。具体来说,反腐的重点主要包括:

对在党内搞政治团伙、小圈子、利益集团的人毫不手软,坚决防范和查处“七个有之”问题。

着力查处资本无序扩张、平台垄断等背后的腐败行为,斩断权力与资本勾连纽带。

紧盯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查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腐败问题。

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促进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持续深化国企反腐败工作,深化粮食购销等领域腐败专项整治。

对年轻干部从严教育管理监督。

加大打击行贿力度,探索实施行贿人“黑名单”制度。

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

加大跨境腐败治理力度。

其中,“着力查处资本无序扩张、平台垄断等背后的腐败行为”“对年轻干部从严教育管理监督”等都是首次在工作报告中提到。

另外,“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也是今年纪委系统的主要工作。

报告提到,坚决查处不尊重规律、不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的乱作为问题以及推诿扯皮、玩忽职守、不思进取的不作为问题;严肃整治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公务接待中“吃公函”、借培训名义搞公款旅游等问题。

资料|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
校对/葛冬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