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世纪坛举办红色家书专题展 先辈家书薪传信仰的力量
北京晚报 2022-02-23 08:15

“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步入中华世纪坛二层世纪大厅,满目家书,一纸深情。正在这里展出的“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系列:信仰·薪传——红色家书专题展”,围绕“重温红色家书,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分为信仰源泉、实践历程、精神传承、当代回响四个单元,重现40组革命者、建设者的铮铮誓言和柔软情愫,为人们重现那一颗颗炙热的初心和一段段金子般的旧日时光。

观展亮点

彭湃写给妻子的信

绝笔家书只有20余字

冰妹:

从此永别,望妹努力前进。兄谢你的爱·万望保重·余言不尽!

你的湃

展厅中有一封家书,只有20余字。它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写给妻子许冰的绝笔家书。对这封展览中最短的家书,策展方却不惜笔墨、不吝空间,为其设计了一片单独的展区,以表达对这位革命者的敬意。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彭湃在当时就是一个富二代,本来可以过着非常富足的生活,却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中。”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展览策划柳青介绍,1929年8月2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彭湃在上海被捕;期间,他受尽折磨,手足俱折,身无完肤。他自知敌人会对他下毒手,便留下了两封绝笔家书:一封是给党中央做最后的汇报,鼓励同志们继续为共产主义事业坚定信念;另一封书信是写给妻子许冰,勉励妻子继承其遗愿,为党的事业不懈努力。临刑前,他将身上衣物赠给战友,高唱着《国际歌》昂然奔赴刑场,年轻的生命定格在33岁。

除了重现彭湃的革命生涯外,展览还对彭湃一家人的英雄事迹都进行了梳理。柳青说,彭湃的孙女彭洁曾受邀来到中华世纪坛的“红色讲堂”,她讲述的彭家“一门六烈士”的故事让柳青大为震撼。“从1928年到1933年,包括彭湃在内,他们一家有6人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让人唏嘘的是,这封家书的收件人许冰,也于1932年秋在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围攻大南山的战斗中被捕,最后被押解到汕头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

远赴海外的“筑梦者”家书千封家书诉说爱国情

展览还将视角聚焦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在策展方看来,无数驻守在平凡岗位的人们,用自己的坚持和执著兑现着对党和人民的承诺,把对家人的思念和不舍写在纸上,把对国家的热爱和拥护付诸行动。

王清就是其中之一。1996年至2000年,王清作为中国石油产业大军外闯中东石油市场的一员,在科威特参与了石油设施国际工程建设项目。四年多的时间里,他与妻子和女儿互通了1000多封家书,把对祖国的眷恋和对家人的思念,浓缩在一封封信笺中。此次展览中,王清精心挑选了12封家书,为观众解读远赴海外的新时代“筑梦者”的初心坚守。“不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中国人。”信中流露出的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格外打动观众。

王清还是一位细心的参展方。有个细节让柳青印象深刻,在王清提供的展品中,有一份报道涵盖了报纸的正反面,王清特意将报道背面的内容复制后才交给策展方。展览前期,王清还多次现身展厅,与观众交流,补充展品背后的故事和细节。

左权写给妻子的信藏在家书中的父爱

展厅里,一张一家三口的黑白合影让人心生柔情。照片上,年轻的父母面对镜头,笑意融融;襁褓中的婴儿肉嘟嘟的小脸转向一旁,目视远方。这是左权一家人最后的团聚。

左权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叔父左铭三是当地有名的学者,在他的影响下,左权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展厅里展出的两封信充分体现了他坚定的革命信仰。在给叔父的信中,他写道:“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在给母亲的信里,“我们决心与华北人民共艰苦,共生死”的话语掷地有声。

1942年,左权在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照片上的小婴儿、他的女儿左太北3个月大时就离开他的身边,返回了延安,此后再没有见面;而他牺牲时女儿才两岁。因此,一直以来,左太北对父爱的感受并不真切。1982年,左太北从母亲刘志兰那里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其中就包括11封左权写给刘志兰的家信。“小太北”“小鬼”“北北”……信中,左权给左太北起了很多爱称,并在信件末尾,落款为“太北的爸爸”。一声声呼唤,让左太北瞬间明白,自己40多年缺失的父爱,都藏在了这一笔一字之中,父亲的形象也终于鲜活了起来。

柳青曾有幸见过这些信件的原件,它们如今被左太北的儿子沙峰细心地保存着。在策展时,世纪坛也希望能将原件借至展厅进行展览;几经考虑,因信件太珍贵,沙峰向世纪坛提供了这些信件的电子版,策展团队将信件进行了复制和全套触屏式呈现,弥补了原件不能到场的遗憾,观众可以现场“翻阅”,在字里行间感受铁汉不轻易流露出的柔情。

观展解码一封来信促成一个展区

“尊敬的老领导:您好!您捐给沂蒙山区老党员、困难户的3000元钱,昨天市委书记等领导同志专程给我们送来了。我们激动地眼泪直流。心中有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说起……”除了四个单元之外,此次展览还特设了“红色遗迹”展区作为整个展览的延伸。这一展区就是由这封沂蒙山的来信促成的。

柳青介绍,此次展览中的红色家书主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和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井冈红军人物研究分会的支持。“我们在筛选时聚焦家庭成员间的通信,要求文字是优美流畅的,情感是触动人心的。”因此,最初在面对井冈红军人物研究分会推荐的这封信时,策展方并没有选用;因为信件是沂蒙山区村民写给原山东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高克亭的,并不符合他们的“家庭”标准。

然而,信中所流露出的动人情感让策展团队念念不忘。“这么好的内容不展出,我们都觉得好可惜,于是我们决定,为展览开辟专题展区,展现老一辈革命家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珍贵遗迹。我们认为,这些信件是厚植了家国情怀的大爱“家”书。”

高克亭后人将这封书信背后的故事讲完。“2018年4月母亲去世,我们在整理父母遗留文件时,不经意地发现一个蓝色的文件袋。打开一看,原来是几封厚厚的来自沂蒙山的信……这些来信都表达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收到父亲的捐款后的感谢之情。”原来,高克亭晚年时参与到山东党史的抢救工作,常常前往山东临沂沂蒙山区考察寻访,看到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后,便嘱咐秘书每年春节从自己工资里拿出1万块钱捐给老区,并且要求不许对外声张。这段往事也一并在展览中展出。

该展区中,一封吴先恩向党告别的信同样让人动容。信上几乎找不出一个横平竖直的字。原来,这200多个字是吴先恩在病床上花了两个多小时写完的。吴先恩于1926 年投身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湖北省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厅厅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据吴先恩的儿子吴铁壁讲述,1986年吴先恩病重入院,1987年身体越来越糟,有时还会出现短时间的昏迷。然而有一天,精神不错的父亲要求起来坐一会儿,还让儿子找来纸笔,要写点东西。两个多小时后,吴铁壁拿起一看,被《向党告别》的标题深深震撼到。“父亲爱党、爱党的事业我是深有体会,但万万没有想到爱的如此深沉,更没有想到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出来。”他与其他人花了半天时间,才基本按原意整理出了老人的告别信,“在我将要离开党的时候,是多么想念党,想念我的战友啊……”声声呼唤催人泪下。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贺梦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