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战后德语文学三大家”之一的西格弗里德·伦茨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少年与沉默之海》首次在大陆翻译出版,于2022年1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推出,书末附伦茨珍贵访谈与详细年表。
这本书以回忆的忧伤语调,叙述了一个敏感而忧郁的少年挣扎着走出创伤的故事,将伦茨式的内敛的深情演绎到极致。正如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对伦茨的评价:“它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民族缩影。谁想要了解德国,就应该读他的书。”而谁想要了解伦茨,则可以从这本《少年与沉默之海》开始。
影响了莫言和余华的德国大作家
莫言曾说:“格拉斯和伦茨,他们对我的吸引力比德国这个国家对我的吸引力还要巨大,如果能见到他们,我想这会成为我的隆重的节日。”
而余华也曾讲过一则关于“偷书”的有趣往事:他从图书馆借过一本伦茨的《德语课》,因为读了之后就不想失去,就谎称书丢了,出了书价三倍的罚款,从而可以把它一直带在身边。
《德语课》的同名电影播出后,伦茨被更多的中国读者所了解,但对这位比海因里希·伯尔、君特·格拉斯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更受德国民众喜爱的传奇大作家,这些了解还远远不够。
1926年3月17日,伦茨出生在东普鲁士马祖里地区的吕克城(今波兰埃乌克),成长于一个海关官员的家庭。1943年他被德国海军征召入伍,在“舍尔将军号”装甲舰上服役。该舰被英国皇家空军轰炸后,他随军驻扎在丹麦。在“二战”德国投降前夕,伦茨逃离部队,被英军俘获,成为战俘遣返委员会的翻译。1945年他被遣返德国,在汉堡大学攻读哲学、英语语言文学和文艺学。1951年,年轻的伦茨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空中有苍鹰》,一举轰动德国文坛,该书作为“我们时代被迫害的人的独特象征”荣获1952年的勒内·席克莱奖和1953年的汉堡莱辛奖,伦茨从此也成为了职业作家。1955年,伦茨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我的小村如此多情——马祖里的故事》出版后,当年即售出160万册。德国“文学教皇”马可尔·莱希-拉尼斯基评价他“既是一个天生的短跑高手,也证明自己是一位长跑健将”。
伦茨在各种文学体裁上都获得了惊人的成就,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2种语言,累计销量逾2500万册,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他也荣获歌德金质奖章、托马斯·曼文学奖、莱辛奖等三十多个重要文学奖项。(他戏称自己最看重的奖章是“阿尔斯特湖船闸管理员协会的荣誉管理员”。)《少年与沉默之海》被列入德国中学生必读书目,2013年拍摄的同名电影一举斩获君特·斯特拉克电视奖等三项国际奖项。
北京大学罗炜教授在总结伦茨一生的创作历程时指出:“贯穿伦茨全部作品的基本主题是:体验不自由,卷入罪责和迫害,经历孤独和无能。他前期的作品侧重直面希特勒专政及其后果,后期的作品则集中于聚焦人的生存问题和道德问题。”《少年与沉默之海》正是伦茨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他触及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普遍性,能够跨越时代与国界,抵达读者的内心。
一本回忆之书,一本恋物之书
《少年与沉默之海》是伦茨创作于1999年的长篇小说,德文原标题直译应为《阿纳的遗物》,中文翻译标题突出了海洋小说的特点。小说以平静、克制又感伤的文字讲述了一个12岁男孩阿纳的故事,表现了一个敏感纤细的男孩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我”是阿纳所寄养家庭里的长子汉斯,与阿纳虽然只相处了短短两年,却发展出了深厚的亦兄亦友的情谊。故事在回忆与现实两种时态中跳跃,开篇已是阿纳去世后的一个月,汉斯一边整理他的遗物一边陷入了回忆。随着回忆的慢慢展开,汉斯也越来越走入阿纳的内心世界。
伦茨在访谈里说:“叙述对我来说,与学习如何生活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要让自己清楚了解这光怪陆离的万象人生,叙述是一种自我解放。叙述,是理解的更好方式!讲故事为我提供了一种契机,让我能对某些困扰、某些经历有更清晰的认知。我的目的并非是清算,而是为了能够看透。”许多人与物在时间中湮没,而另一些却因为时间的距离而闪光。这是沉默的亮光,未说出的话已不必再说,所有误解也都烟消云散,最终留下的是平淡叙述难掩的赤诚之情,也是藏于心底的悠长钝痛。这既是伦茨笔下的世故人心,也是他留给文学史的印迹。
文/周思
来源/文汇报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