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驶入快车道,市场化方法促双碳目标实现 | 盘点央行的2021
​第一财经 2022-01-13 22:00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普遍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科技赋能是破解信息不对称,提升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服务质效的重要手段。下一步,要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打造数字绿色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良好生态。”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在《中国金融》撰文指出。

回顾2021年,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助力,绿色金融迎来密集政策支持,驶入“快车道”模式。

顶层设计路线图逐渐浮现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2021年初,央行定调绿色金融工作方向,顶层设计路线图逐渐浮现。

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完善方面,2021年以来,出台《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中英文版,实现了绿色债券支持范围的“国内统一、国际趋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等两项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在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央行修订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将量化考核范围扩展至金融机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业务,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

在金融机构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央行印发《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操作手册(试行)》和《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选择有条件、有意愿的金融机构探索开展碳核算,并试编制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为金融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和更好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出版《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0》,系统全面总结2020年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进展和成绩,对未来绿色金融发展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展望,向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宣传推广中国绿色金融。

市场化方法实现碳减排

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起步比较早,在支持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2021年绿色金融在标准制定、激励政策、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了力量。

2021年以来,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日益丰富。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已接近15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万亿元,均居世界前列。去年还创新推出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等金融产品,有效提高了金融服务碳减排的针对性。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近日表示,下一步,金融部门将更加积极主动作为,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健全顶层设计,引导和撬动更多资金进入碳减排领域,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全方位绿色低碳转型。二是推动标准研制,完善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标准。三是强化信息披露,开展金融机构碳核算,稳步推进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四是完善激励约束,提升金融系统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动力。五是更好发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定价作用,以更加市场化的方法实现碳减排。(第一财经)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半两财经 | 央行原行长易纲:以利率市场化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8
八部门: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央行网站 2024-08-27
央行等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
央行网站 2024-04-10
加快绿色金融体系的国际合作机制建设
光明日报 2024-01-13
首届碳博会闭幕!“绿色金融”成银行共识 但这个难点亟需解决
证券时报 2023-06-17
绿色金融驶入发展快车道 融360等金融科技企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1
银行券商争相布局 绿色金融发展驶入快车道
中国证券报 2022-11-29
宣昌能:加快开展转型金融标准研究 促进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有效衔接
金融时报客户端 2022-11-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