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节档的电影已经开启预热,截至1月11日,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收获了16.58亿的票房成绩,平均每天有超过1.5亿的进账。然而,其中一部电影《张之洞》近日引发网友关注,这部1月7日上映的电影被戏称为“2022年电影票房惨案”,上映首日仅有90元票房,5天累计票房仅有1998元,有网友调侃“影院连电费都不够吧”“群演的工资都不够发吧”。
一方面,影迷获悉电影《张之洞》票房惨淡,在自媒体平台上为电影发声;而另一方面,也有影迷表示不感兴趣,询问“张之洞是谁”。
1月11日,封面新闻记者联系电影的制作出品公司之一北京慧橙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主创团队的初衷是尽最大努力弘扬张之洞精神,然而电影上映之后遭遇排片少的困境,票房惨淡实属无奈。
在媒体及网友的持续呼吁之下,截至记者发稿前,当天排片增加至56场。
票房惨淡 上映首日仅有90元
“《长津湖》的票房都超过57亿了,竟然还有电影的票房是用元来计算!”电影《张之洞》上映之后排片惨淡,引发网友关注,其中一位网友的留言格外醒目。
2021年,中国电影的欣欣向荣有目共睹,《你好,李焕英》《长津湖》相继迈入50亿票房俱乐部,中国电影总票房和银幕数量稳居世界首位。然而,2022年元旦档的电影还在热映,一部名为《张之洞》的电影却因为票房惨淡牵动人心。
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电影《张之洞》的首日票房仅有90元,累计综合票房仅有1998元,上映5日只有64人次观影。
记者点开购票系统发现成都当天没有排片,随后在成都几家电影院采访时,几位影城经理纷纷表示没有听说过这部电影,最近排片较高的电影分别是元旦档新片《穿过寒冬拥抱你》《反贪风暴5》和《李茂扮太子》。
这部上映之后票房惨淡的电影,陷入了票房低、排片少的恶性循环,从排片数据看更为直观,上映首日还有42场排片,上映次日是个周六,排片骤降至5场,周日只剩2场。
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提出疑问,为这部电影不可思议的低票房发声。不少网友原本想买票支持,却遭遇所在城市没有排片的困境,影迷们发文询问,“很想支持一下,但是没有排片怎么办”。
澳门摘奖 刘长纯等主演让人眼熟
电影《张之洞》由北京太阳花开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南皮县广播电视台、北京慧橙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出品,影片讲述晚清重臣张之洞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实业救国。奈何时局动荡,清政府腐朽透顶,张之洞虽穷尽一生之力也未能挽回残局,最后只得郁郁而终。但他创建的众多军工重工产业和教育学院,却对后世产生着巨大深远的影响。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洋务派的代表人物,祖籍河北沧州南皮县。据公开资料显示,电影《张之洞》由王蒙及张之洞嫡孙女张厚粲担当顾问,吸引了在《铁道游击队》《绝色双娇》《燕子李三》中有精彩表现的刘长纯出演张之洞,值得一提的是,他曾参演过1996版电视剧《总督张之洞》。此外,还有史可、高玉庆等一批让人眼熟的演员加盟这部电影。
导演三丑(刘冰)是沧州人,对家乡的历史名人张之洞十分熟悉,他曾凭借《张之洞》荣获第12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新锐导演奖。
有专家及名人后人作为顾问,有奖项加持,有老演员积累的观众缘,正常情况之下,这部电影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卖出90元的首映日票房成绩。
翻开某购票平台软件,有买票观影的网友给出五星好评:“电影还是很棒的,不错的一部历史题材电影,很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洋务领袖张之洞的卓越才能,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
排片太少 未来或将搬上网络播放
这部电影为何票房惨淡?出品方能否力挽狂澜?封面新闻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排名第一位的出品方北京太阳花开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我们都已经处理完了,该卖的该弄的都处理完了。”
随后,封面新闻记者联系了另一家参与制作出品的北京慧橙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的言语中透露出无奈。这名工作人员说自己昨天睡得很晚,因为《张之洞》是历史题材电影,“排片有问题,我们没办法,公司也没办法”。
工作人员透露,主创团队的初衷是尽可能弘扬张之洞的精神,让当下的影迷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张之洞是谁,他发起的洋务运动对当时社会有什么贡献,他创建的众多军工重工产业和教育学院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此前,有网友质疑电影的宣发没有跟上,是导致排片低、票房差的主要原因。这名工作人员回应,电影的主创团队都在努力,此前也在南皮县做过一些路演,“我们该宣传宣传,可是影城不给排片,说实话我们非常恼火,但那没办法”。
谈及票房奇低,这位工作人员回应,不仅他们买不到电影票,曾有朋友买到电影票之后被影院退票处理,这让他们十分难过,“想看电影的影迷根本买不到票,排片实在太低了”。这一说法与猫眼专业版的数据吻合,首映日当天有5人次退票,退票原因不得而知。
有网友担心电影《张之洞》票房太低无法回本,这名工作人员透露,主创们带着情怀投入工作,付出很多辛劳,但是低成本,具体的成本“不好意思透露”,“我们努力还原张之洞这个人物,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来做这件事”。谈及网友建议未来上更多网络平台点播,工作人员回应“也会(往这个方向尝试),每个行业有运作的规律,我们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事情”。
文/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