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影片《爱情神话》专家研讨会在永福路52号举行
梧桐掩映“永不拓宽的马路”,老洋房的小天井传出阵阵咖香;“网红”咖啡馆星罗棋布,青年男女热烈讨论着方才看过的话剧……
上海西区五原路一带的两公里范围内,是最近掀起海派文化“考据热潮”的沪语电影《爱情神话》的主要取景地。在这里,费里尼配蝴蝶酥,红烧肉搭高跟鞋,“老克勒”的绅士中兼具着“杂货铺智慧”,小皮匠也能拥有“咖啡时间”……生活的烟火气息与都市人的情感向往自然串联,似乎没有哪种生活方式找不到“落脚之处”。
《爱情神话》监制及主演徐峥
就像《志明与春娇》之于香港,《爱情万岁》之于台北,上海也拥有了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业内人士感慨,30年来,除了小说《繁花》,这是描摹上海人最准确、最生动、最有烟火气的一部电影。那些局促又真实的生活琐碎,让《爱情神话》有一种难得的时髦感,展示了上海不同层面的城市风情。
“爱神”中的魔都
有人说,常年驻扎在“背景板”中的上海,终于得以展现它最真实的样子,《爱情神话》以上海的小味道凝练出了当下时代的新味道。观众在影片中获得了“漫游上海”的享受:中年人“老白”骑自行车去买菜,“李小姐”家转角楼梯的电灯忽明忽暗,“格洛瑞亚”在天井里学画油画,“老乌”在窗台上惬意浇花……
“我的电影中没有外滩、陆家嘴、浦东那些高楼大厦和精英生活,我就是想展现一些都市里的市井生活、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在《爱情神话》导演邵艺辉看来,上海兼具精致与实惠、洋气与市井,混杂着国际性与本土化的气质,任何人都能过一种“体面的生活”;在上海生活的这6年间,总是能感受到海派文化的以人为本与包容,让自己对这座城市心生喜欢。
《爱情神话》导演邵艺辉
“天钥桥路的蝴蝶酥(店)排长队,电影里的咖啡馆都变成了‘网红’,许多人去我们的取景点‘打卡’,没想到大家会如此津津乐道。”《爱情神话》监制及主演徐峥表示,影片以平和、清醒、宽容的态度,精准捕捉到了生活中的细碎,有一种“小而美”,是真正的当代与都市的感觉。上海的城市精神和人文底蕴,应该有更多的作品去表现。
优秀的电影,可以让精神“活着”。上影集团董事长王健儿认为,《爱情神话》让观众感到亲切、自然、充满生活气息,同时又能触及灵魂、引发思考,让人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状态与人际关系。通过这样一部沪语电影的大众化传播,对厚植城市精神、塑造城市品格都是大有裨益的。
魔都里的“爱情”
在《爱情神话》中,“老乌”与意大利著名女演员索菲亚·罗兰之间诗一般的故事,深受上海观众的喜爱。“老乌”的扮演者周野芒也表示,“老乌”其实是“爱情神话”的坚守者,他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守候心中最美的爱情,也因为时间的打磨,让这份爱意变得更加浪漫动人。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电影文化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蕴之一。无论是索菲亚·罗兰,还是影片中反复出现的费里尼的《爱情神话》,这些暗藏的“迷影情结”连接起电影内外,让热爱电影的上海观众会心一笑。有影迷表示,《爱情神话》似乎穿过了时间的隧道,用当代的思维让地球另一端的《爱情神话》有了一个切实的答案。
有着“魔都”之称的上海,以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独特气韵,吸引着电影在这座城市快速地生根发芽。近年来,上海在资助扶持、摄制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批促进电影产业加速发展的政策;上海的城市电影票房连续多年“领跑”全国,也说明了这座城市的电影产业发展势头向好。
“国际性与地方性在这座城市得到了很好的融合,这是上海城市气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杜梁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文化历来是电影影像表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形象多元的上海而言,确实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照见”这座城市。
至于“爱神”之后,中小成本电影如何继续创造“神话”?在杜梁看来,“秘诀”或许在于做好自己的分众市场,“《爱情神话》定位于爱情片、方言电影,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比较到位,所以产生了不俗的舆论影响力和话题引爆力。在创作者与观众之间形成电影文化共识,这会是类型片生产的有效策略。”
文/中新网记者 王笈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