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博郡汽车”)新增破产重整,案号为(2021)苏0111破申70号,被申请人为博郡汽车,申请人为南京盛世扬子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公开日期为12月2日。
企查查信息显示,申请人是博郡汽车第6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2%。而博郡汽车成立于2016年底,法定代表人为黄希鸣,注册资本为1.38亿元。公司经营范围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销售、技术服务等。博郡汽车的前身是从事底盘设计的美国先进车辆技术有限公司(AVT)与从事底盘设计和整车性能开发服务的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博郡汽车宣布投资100亿元在南京建设纯电动整车制造基地,第二年博郡汽车旗下投资公司思迅新能源落户淮安高新区,项目总投资额约50亿元。2018年11月,博郡汽车宣布在临港产业区兴建博郡汽车新生产基地,总投资规模约35亿元。
在2019年4月的发布会上,博郡汽车宣布已经打造了i-SP、i-MP、i-LP三大具有高度柔性和可扩展性的平台,未来将衍生出覆盖A级、B级、C级三大主流细分市场的数十款车型。同时,博郡汽车发布了两款新车。按照计划,博郡汽车首款车型iV6将于2019年底在天津正式量产,2020年一季度开始交付。公开资料显示,博郡汽车从成立至今共经历过6轮融资,最近一轮在2019年6月3日,由银鞍资本、盛世投资、浦口高投、住友商事亚洲资本、园兴投资等资本领头,共获得资金25亿元。
博郡汽车的发展并不顺利,早在2019年5月份,博郡汽车就因欠薪、不发年终奖而被员工起诉,拖欠薪水员工多达800余人。为了获取生产资质,2019年10月,博郡汽车与连年亏损的一汽夏利成立合资公司天津博郡。其中,一汽夏利方面以整车相关土地、厂房、设备等资产及负债出资;博郡汽车则以现金出资20.34亿元,成为多数股东,天津博郡同时接收了800多名来自原一汽夏利的员工。然而,合资公司成立后,博郡汽车并未履行义务。一汽夏利在其公告中称,截至2020年1月12日,博郡仅向合资公司支付1400万元,剩余注资并未到账。
2020年3月,有消息称,博郡汽车要求员工自缴社保,除了个人缴纳部分需要自掏腰包,公司缴纳部分也要员工自己承担,博郡汽车全员待岗。2020年6月,黄希鸣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博郡汽车目前遭遇到严重的经营困境,决定重新定位公司的商业模式,以形成成果和产品,积极对外合作,争取创造正向现金流,并力争带领博郡汽车走出困境。”
然而,由于资金问题,博郡汽车并未走出困境。一汽夏利内部人士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黄希鸣曾希望通过天津、南京市获得资金帮扶,天津市主管部门虽然同意,但当地的产业基金公司并不支持。当时南京方面已经同意投入15亿元,但因为江苏省造车新势力接二连三地’暴雷’,提出要由另一家公司领投。如果天津能够支持,南京也会跟进,一些社会资本也会跟着进来,总体上能够融到30亿元左右,天津博郡也就能够启动了。”
2020年8月份,天津博郡内部清算计划被曝光。多名博郡汽车员工曾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该公司彼时已经欠薪超过半年,天津博郡自公司成立以来也并未有过实质性生产。随后,天津博郡进入清算阶段,800多名员工买断清退,一汽夏利的混改也由此梦碎。
目前,博郡汽车有被执行人记录1条,被执行总金额4249.19万元,有历史被执行人7次,历史被执行总金额约为2亿元,公司有限制高消费记录4条。
汽车属于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而且投资回报周期长的行业,“烧钱”是必经之路,这考验车企贮备粮草长期抗战的能力。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融资和资金管理十分重要。由于未做好资金等方面的规划与管理,加上资本市场逐渐趋于理性,除了博郡汽车外,拜腾、长江、前途等新造车企业皆尝到了恶果,最终陷入了困境。
编辑/陈正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