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晚上9点30分,四位工友蜷缩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的一处高架桥下。
一位工友说,他们平时做些零工,没有固定住处,“去救助站感觉不自由。”巡街工作人员对他们劝说道:“今晚太冷了,明早要-6℃,就去站里吧。”
2021年最后一场寒潮来势汹汹,上海的气温断崖式下跌。12月26日,上海气象部门预计,27日早晨,上海将出现此轮寒潮过程的极端最低气温,为-6℃到-3℃,有严重冰冻。
天寒地冻,露宿街头人员如何安置?12月26日晚间,澎湃新闻记者跟随上海市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合组成的巡查督导队前往长宁区、静安区的部分路段进行巡查。
当晚8点40分,长宁区延安西路刘海栗美术馆对面的高架桥下,在一个角落里,记者看到堆放着脸盆、水瓶、小板凳、大袋子等生活用品,不过当时已无人在此。
长宁区救助管理站副站长葛晨冰告诉记者,居住在这里的是一位55岁左右的拾荒人员,此前他就被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发现,因为拾荒人习惯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不愿前往站内,加上当时天气不算寒冷,考虑到拾荒人自己的意愿,所以没有将其送至救助站。
“这两天天气冷,我们天天来看他、劝他,今天下午他跟我们进站,洗个热水澡,我们也给他提供了棉袄和吃的。”葛晨冰说,一般零摄氏度以下和寒潮预警时,他们就会加大巡查力度,除了白天,晚上也会从10点巡查到凌晨1点。
连日来,上海市、区两级民政、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已启动“气象预警联动机制”,开展针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露宿街头人员的“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及时救助陷入困境、居无定所、露宿街头等生活无着人员,引导他们自愿到救助机构接受救助,确保不落一人。
对个别坚持不愿前往救助管理机构的人员,工作人员则会送上御寒衣被、方便面等,并留下印有救助站地址、电话的服务卡。
记者从上海市民政局获悉,上海市、区两级18家民政救助管理机构均已设立流浪乞讨人员的临时避寒场所,24小时值守接待,全天候提供免费餐饮、洗浴、住宿等服务,确保受助人员吃饱穿暖,获得必要医疗。同时,各救助管理机构还进一步完善强化了疫情防控应急措施。
近年来,上海发挥社区群防群助网络的发现机制作用,鼓励社工、志愿者、夜间保安、环卫工人、公交出租车司机等市民,通过发现报告、街面劝导和提供应急救助服务等方式,一起参与街头救助工作。
市民如在街头发现需要帮助的生活无着人员,可拨打公安110、市民热线12345等,为他们提供帮助。
编辑/孙政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