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14年中国医疗队奔赴非洲西部多国参与抗击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这一事件为核心原型改编的剧集《埃博拉前线》正在腾讯视频热播,其还原真实与戏剧性并重的故事呈现令这一类型作品再度赢得关注。
在《埃博拉前线》中,病毒学家郑书鹏(罗晋饰)和所在的中国医疗队猝然间遭遇西非埃博拉疫情大爆发,在非常有限的医疗条件下,用精湛的医术与病毒展开艰苦卓绝的战斗;同时,华裔调查记者何欢(毛晓彤饰)因暗访一桩钻石走私案而深入西非,与中国医生医道无界、生命至上的理念产生共鸣,加入了共同抗击疫情的队伍。
“手心出汗,紧张感拉满”“有恐惧、有忧虑,这样的人物才真实”“专业不枯燥,总说埃博拉,第一次知道是这样的”……观众的正向评价背后,是《埃博拉前线》对于“那些英雄,那些凡人”的生动而又真实的还原与塑造。
实地探访与几百小时的采访素材
自播出以来,《埃博拉前线》的真实还原与准确细节赢得颇多肯定,据了解,这个项目光剧本就做了三年多,为了做到真实还原,主创采访了各个医疗卫生领域的顶级专家和亲历者,积累了几百小时的采访素材,近千万字的采访记录,剧本从成文开始到拍摄现场的执行、演员的表演,成立了非常多的项目组。
感动源于真实,《埃博拉前线》总导演杨文军表示,尤其这样一个基于真实的故事,在细节上更是需要做到极致。
据介绍,为了深入了解中国援非医疗队的工作生活,《埃博拉前线》主创人员先后去到塞拉利昂和坦桑尼亚,从市场、医院到渔港、村落,从医疗状况到风土民情,全方位的沉浸式调研为剧集的最终呈现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更近距离了解当年抗击埃博拉疫情的当事人和主要事迹,考察组一行走访了位于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市郊的中塞友好医院——2014年中国援塞抗击埃博拉疫情的医疗队就驻扎于此。尽管五年过去了,但当时抗击埃博拉疫情时留下的痕迹仍然有迹可寻,包括临时隔离的痕迹、相关宣传画等。
“比如关于口罩的戏,现在我们经历了新冠疫情的观众可能会觉得,面对传染病,不戴口罩很奇怪。但是当时的真实是,几年前的西非没有那么多的医疗物资,而埃博拉病毒虽然是烈性传染病,但却是通过接触传播,而不是通过飞沫传播。所以剧中有很多让大家捏一把汗的不戴口罩的戏。”杨文军介绍。
此外,剧中跟病毒相关的P3、P4的实验室的美术搭建、美术设计都是一比一进行实景还原。P3、P4的实验室是在水、气、废弃物等等方面都是有高标准要求的,剧中基本上肉眼可见的各类设备和系统全是真的,包括消毒的喷淋系统产生的气雾,也是真的,不是特效做的。
“紧张感拉满”的成熟制作
“紧张感拉满”是观众在观看《埃博拉前线》时最常被提及的感受。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但致死性极高的烈性传染病病毒。而感染者可能出现体内、体外出血,严重者甚至会全身融化,成为一具“血尸”。作为一部展现抗击血疫的作品,《埃博拉前线》对这一可怕病毒进行了正面讲述。病毒蔓延的隐线令观众始终为剧中人揪心不已,这种悬念的设置与不露声色的惊心动魄让人不由产生有大银幕灾难片的观看感受。
而在细节精确,叙事成熟的基础上,《埃博拉前线》在“硬件”上做到了全方位助力。
基于纪实性的风格、以及高压环境下的情节特征,该剧在多处采用一镜到底以保持影像风格的流动。使用探针镜头生动地呈现厚厚的防护服后面医疗队员们汗如雨下、毛孔翕张的细节状态,让观众能对角色所体验到的闷热感同身受,进而表现医疗队员们在抗疫过程中的紧张与艰辛。
据介绍,该剧演员还被安排佩戴了头盔摄像机,以此构建真正的第一视角,让每一位观众都能更好地被代入剧情中的紧张氛围,身临角色所处的环境,充分体会人物的情绪与状态。
那些英雄,那些凡人
作为一部影视作品,人物无疑是一切精彩的根本。
“中国援非医疗60年,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人,我们想以埃博拉这条线作为一个切口,展现出不同的人,这个讲述,绝不仅仅在于救援一线如何风风火火,更重要的是每个人扎实的经历和内心。”杨文军表示,“在医疗队和检测队这边,可能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每天都是头破血流的救治,它是有很多的规则,比如咱们医疗队刚到的时候,因为当地执行的是另外一套医疗体系,不允许马上救治病人和诊疗,只能留观。我觉得恰恰是这些潜藏在我们认知表面之下的细节和故事,更有动人的力量。”
除了中国援非医疗队伍,《埃博拉前线》还塑造了众多属于非洲大陆的人物形象。该剧开播后第一个“泪目”高潮正是起自剧中的一位叫盖斯姆的当地医生。剧中主角郑书鹏的原型之一,原援非抗埃医疗队医生曹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的搭档医生就是叫盖斯姆,他最后也是因为埃博拉去世了。剧集中对这个人物的创作基于真实很生动,那些场景很多是我到现在不忍心再看的。”
作为一部具有国际视野的作品,《埃博拉前线》突破刻板印象,向观众勾勒出一幅生动而丰富的非洲社会情景。剧中既真实描绘了疫情肆虐给非洲这片传奇大地带来的蹂躏,也描绘了在这片热土上,从医护工作者到每一个普通人对于生活的热情。
文/中新网记者 高凯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