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追星” 基金圈没有“永远的神”
中国基金报 2021-11-22 14:20

去年,基金圈明星风潮兴起。今年,偏中小盘风格的极端分化行情持续演绎,使得“大象起舞”变得异常困难,多位掌管数百亿资金的基金经理由于业绩不佳面临规模缩水、基民声讨的窘境,更是在相对排名考核压力下苦求出路。

投资中没有“永远的神”,明星基金经理集体哑火给了去年还在高喊“yyds”的追星者们一记重拳。“造星”这种短期内能够很大程度促进基金销售的操作,在更长的时间维度里并不能给行业带来益处。业内人士呼吁,基金圈“造星”需更加克制和谨慎,而基民“追星”也要保持理智。

基金圈“造星文化”藏风险

基金赚钱效应爆发,去年的新基金发行出现井喷,资金进一步向头部明星基金经理集中。但打造头部经理,实现规模大增的模式,对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对基金经理而言,管理规模的迅速膨胀造成难解的风格困境。丰厚的产品回报带来盛名,基金经理被追捧成无往不利的“神”。然而在今年的结构性行情下,去年凭借抱团核心资产而净值大涨的基金,多数遭遇了较大幅度的回撤,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未能幸免。

对此,一位个人系公募品牌部人士表示,被基民“指导”投资、遭遇渠道经理“喊话”、承受公司内部质疑,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今年带来的更多是压力。

事实上,这种打造明星的模式也不被基金经理们所认可。

沪上一位中型基金公司投研总监坦言,造星文化对基金行业来说是不利的。“基金经理是靠业绩说话的,我个人希望在宣传的时候可以低调一点,千万别标新立异,正常宣传就好。现在很多基金公司一发新产品就要拍三四分钟的宣传片,商圈地铁站全是宣传广告,行业‘内卷’很厉害。还有很多明星基金经理有粉丝团,行业开始变得娱乐化。作为基金管理人,我们要做的是长期的投资者教育,而不是鼓励投资者一味追星,盲目投资。”

另一位中型公募基金经理也直言,“但凡加了‘明星’,就意味着被更多的人关注,这已经成为一种负担。投资是一项需要排除噪音遵循本心的苦差事,本身不带有强烈的流量属性,更不能被流量及其带来的规模效应所裹挟。”

朱雀基金表示,“封神”意味着绝对正确、永远正确,不切实际地提高了基民的预期值。一旦出现回撤,基民的心理落差会很大,由此引发的恶意评论和赎回一定程度上会给基金经理造成心理上和投资上的困扰。即使是最优秀的基金经理,也难以做到每年都跑赢平均。统计显示,2011年至2015年,累计收益排名前10%的主动权益基金,没有一只能够在下一个五年中做到每年都排在同类产品前1/2。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打造明星基金经理同样藏着风险。一方面,基金公司打造明星主要是为了支持销售规模,同时也是公司的品牌造势。业绩持续性没有保证,流量的红利吃完之后,也可能会面临巨大的业绩和赎回压力。

另一方面,明星基金经理的崛起某种程度上会削弱公司的整体品牌。如果将一家基金公司管理的资金看成一个整体,明星基金经理对资金的虹吸效应十分突出。不难发现,不少中小型公司的头部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占据公司总规模的很大比例。一旦这位基金经理跳槽,公司规模和声誉可能会遭遇较大冲击。

全世界最大的资管公司贝莱德并不提倡明星文化,集团主席拉里芬克曾说,“自贝莱德成立起,就尽一切努力避免明星基金经理文化在公司落地生根。”

朱雀基金表示,全球很多大型机构,比如贝莱德,比如拥有90年历史的Capital Group,都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他们实行委员会管理和多元顾问制度,将决策权分散到团队中的个体,使其专注于擅长的投资领域,并对其投资结果负责。依靠全员的智慧与协作,最终实现可持续的长线回报。晨星曾发布过一份报告称,多元顾问制度是资本集团长青的关键。选基金从选基金经理变成了选基金公司的组织与文化,明星基金经理可能会流失,但组织和文化则可以长期保持稳定。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朱雀基金倡导“七子剑阵”理念,鼓励产业链组有机融合、协同作战,让研究员沉下心锻造核心能力,配套激励机制方面资深研究员待遇不低于甚至超过基金经理。

北京一位绩优基金经理坦言,明星基金经理这个光环能促进财富管理行业发展,让更多的老百姓赚到钱,那就是好的。如果光环对一些人是一种负面压力,那可能就适得其反了。“这个方向是好的,但也要适度把握。每个公司每个基金经理都要在大环境下去把握这个度。”

盲目“追星”不可取

有人造星就有人追星,个人投资者既是造星活动的参与者也是主流追星人群。盲目追星并不能带来“躺赢”的结果,反而会让人更加迷茫。

不少年轻基民买基金就像追星一般。表现之一,追逐明星基金,例如风格鲜明、专攻于某一赛道的主题型产品,包括白酒、新能源等板块的基金;表现之二,爱追明星基金经理。粉丝将饭圈文化带进基金圈,为基金经理开设粉丝后援站和微博超话。这些基民将基金经理视作爱豆;表现之三,爱追大V。很多年轻“基民”缺乏独立判断,投资多是跟风一些大V或网红主播。

这样的“追星式”投资省时省力,但并不利于找到与自己风险收益能力相匹配的产品,也不会获得好的投资收益。

一位第三方销售平台负责人透露,其公司客户服务部近期提供的报告表明,很多投资者申购偏股基金后,投资的耐心和考察期只有一个月,一个月如果没有突出的表现就要赎回。

“前一阶段的高基金投资回报率以及对于基金投资的非理性认识,让很多投资者非常浮躁。其实,投资权益,长期持有才能真正享受到高增长的好处。”上述负责人表示,盲目“追星”的结果只是令他们频繁进出,赚的钱大部分都花在了手续费上。

德邦基金认为,明星的诞生往往是市场运行的自然结果,每一个市场阶段都会自然形成一批明星基金经理,他们及时把握住市场的趋势和变化,挖掘出优质的投资标的,以业绩证明自己的投研能力。

明星基金经理本身并不会损害公司的发展和基民的利益,但是如果过分依赖和营销明星,就有可能损害公司的均衡发展,也导致基民过分追捧明星的结果。对公司而言,打造培养明星的平台更为关键,对于投资者来说,合理选择资产配置,理性看待明星更为合理。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