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糕?!北京延庆这块“沉睡”了400多年的明代鼎建碑“醒了” ……
北京延庆 2021-11-20 14:30

大雪过后延庆区井庄镇柳沟村域内起伏不断的土边长城,在崇山峻岭间更显清晰。在柳沟村土长城210号敌台的南立面,一块记录着当年竣工验收时相关责任人姓名的明代鼎建碑在“沉睡”400多年后露出真容。

a6ca820c9034a48ec24e79bca13a6425.png

据历史文献记载,土边长城的敌台虽然主体是夯土结构,但土墩外面也有包砖的。延庆区长城类型丰富,是北京地区唯一有土长城的区域,此前一直未发现包砖敌台。

今年,延庆区启动延庆208—210号敌台抢险加固工程。11月1日,210号敌台施工前先进行考古工作,在清理出地基后,考古专家惊奇地发现敌台底部有条石与砖,揭示了柳沟土长城敌台四周原始为石条包砖形式,且体量至少比现在大三分之一。至此,北京土边长城敌台土墩包砖终于有了考古证据,土边长城的研究又前进了一步。

11月16日,记者随着考古人员走进柳沟村西,沿着一堵不起眼、不规则、向远处延伸的黄土墙往前走,在一处豁口处绕到墙外侧,沿着土坡爬上半山腰,一座梯形的大土墩闯入眼帘,这便是柳沟村土长城210号敌台。

91c8b3c0c3fedfff67127b15807d70b0.png

据测量,土墩东西长12米,南北宽9.3米,高约6.3米,上窄下宽。基座四周挖了探沟,土墩的砌筑形式、建筑结构、工艺材料都呈现在眼前。其中,土墩的实心是夯土结构。夯土外围,基座的第一层是条石,目前只有东南角还能看到完整的条石。据判断,条石大概有三层。条石里面是大石块填馅,顶部找平,再往上砌的是灰砖。大石块填馅因为夹在中间,保留得比较多,砖墙只在东北侧残存一小点,但周围的土层里能看到很多残砖。现场土墩基座外露部分能看到很多白色的石灰痕迹,是当年砌筑砖墙的证据。

专家介绍,柳沟村土长城210号敌台的考古发掘解开了长期以来文献记载和实物对不上的“谜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长城专家尚珩说,“考古发掘前,这个敌台差不多腰部以下全被埋在土里了,所以远看就是一个纯土墩子。现在还能看到的很多土边长城上的敌台都是这种情况。文献中记载的土边长城敌台包砖,在北京始终没有发现。”

不仅如此,在210号敌台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在敌台南侧一缺口处还发现了一个鼎建碑。鼎建碑长约1米、宽约0.5米、厚约0.1米,即使隐藏在地下多年,透过斑驳的痕迹,碑面上的字体依旧清晰可见。碑文的内容和格式均十分考究,经初步判断,碑文记录了明代万历二年参与此处敌台修筑和管理的官员名单。

01fd2bff6891abb125411b8be35e27b5.png

尚珩介绍,“按照当时的要求,长城修建完毕后,需要有人来检查验收,碑刻的信息也是施工质量最好的记录,堪称最早的‘终身责任制’,最前面镌刻的是领导,直到后面基层小官员都被刻在上面,形成一个完好的工程管理体系,因此当年的工程质量安全责任管理制度之严格可见一斑。”

鼎建碑真实地记载着长城的历史,为延庆区深入研究长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经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如此完整清晰的鼎建碑,字里行间反映出长城营建时的规范管理,显示出长城文化的独特魅力。

03bfc6d0d3a46bbb3f812ab734498b57.png

据悉,延庆区境内长城全长179.2公里,长城类型丰富,砖长城、石长城、土长城均有保留,是北京地区天然的长城博物馆。此次考古发掘不仅发现了土边长城敌台包砖的实物证据,而且挖掘出万历年间的鼎建碑,揭示了柳沟土边长城敌台原始形制、建筑规模、原始材料等具体信息,为后续土边长城考古及文物保护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区文物管理所副所长于海宽表示,“后续,我们考虑对这块鼎建碑进行复制,让柳沟村以及区博物馆都能够更多地展现历史文化,同时,对敌台进行加固,以遗址的形式向公众开放,为延庆区长城文化带建设增添新的展示元素。”

编辑/宋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