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当“孟京辉”成为形容词,他的作品该如何被讨论?
凤凰网读书 2021-10-30 19:00

孟京辉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先锋戏剧”的旗帜。质疑者时有,但“敞篷车并不理会路边的声音”,出现批判孟京辉“不先锋”“伪先锋”的声音同时也意味着,人们不仅把他看作实验戏剧的旗帜,他更已经成为中国当代主流戏剧的旗帜。《恋爱的犀牛》《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作非凡的商业成功,“黑猫剧团”“空花组”等剧组繁忙的全国巡回演出,蜂巢剧场、乌镇戏剧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杭州戏剧节、深圳当代戏剧双年展、阿那亚戏剧节等国内前沿当代戏剧阵地,孟京辉在国内当代戏剧领域就是“唯一”并不可取代的。

由此,“孟京辉”也成为形容词。“这戏太孟京辉了”,评价仿佛从来不曾改变,一如孟京辉本人也似乎从来不曾改变。“孟氏美学”究竟作何定义?虽然,很多戏剧爱好者都是从《恋爱的犀牛》起步,他们脑中自然都有一套独属于“孟京辉”的画面——可这些画面是20世纪初的孟京辉,还是现在的孟京辉吗?

以1999年《恋爱的犀牛》首演创造商业奇迹和2008年为《恋爱的犀牛》驻演建立北京蜂巢剧场为两个时间节点,“孟京辉”的位置是不同的。1999年之前,他是中国90年代先锋实验戏剧的主将,但也是“之一”;《恋爱的犀牛》之后,他是中国商业成绩上最为成功的戏剧导演,获取了主流的声名。2008年后,他真正成为中国当代戏剧的旗帜,作品持续输出,同时为中国当代戏剧打下无数阵地,蒙荫了一代代青年戏剧人。

而更重要的,蜂巢剧场这一“主场”的建立,让老作品有条件被重制,甚至多次复排。《恋爱的犀牛》不论演员迭代,单论导演形式就可分出4-5版;《臭虫》如今已经是第三次复排的版本,“孟氏美学”由此在历届剧组成员的复排和重组中,奢侈地“多点试错”,悄无声息地进化升级。小剧场做实验,大剧场收获成果,十几年来,在那些不变的“孟京辉”的同时,敏锐的观众必然能够感受到一种舞台语汇的更迭。

《茶馆》剧照

10月15日,第八届乌镇戏剧节开幕大戏,孟京辉导演《红与黑》首演,这是2018年饱受关注也备具争议的《茶馆》,2021年阿那亚戏剧节首演的《伤心咖啡馆之歌》后,孟京辉最新一部大剧场巡演作品。显然,历经了《茶馆》演出时评论界的暴风骤雨,《红与黑》引发的波澜平静很多;某种“疲倦”蔓延在观众与评论者的心头——“没惊喜没有改变”,还更加“冒犯”了。

毋需再与《茶馆》这样完整的既存形式做什么殊死对决,自由绽放“孟氏美学”的《红与黑》,不出预料地展现了纯粹的作者风格,和这几年来孟京辉所有的小剧场作品无异,宛若一种美学示威:如果“孟氏美学”确实历经过蜕变和转化,而《红与黑》就是在迷茫和探索历程之后,最热烈和坚定的一种确信。

01

“孟氏美学”,有无数种解释

孟京辉在中央戏剧学院的硕士毕业论文题目是《论梅耶荷德的导演艺术》,过往研究者认为“孟京辉美学风格”是对梅耶荷德导演风格三个方面的继承:一,对舞台假定性的坚持和发扬;二、文本上辛辣的嘲讽与批判性;三、演员形体表达的“有机造型术”(薛坚,《论孟京辉对梅耶荷德戏剧理论的接受与超越》)。这三点概括了观众对孟京辉作品的基本印象:完全脱离现实主义实景的概念式舞台,所有场景都立足于概念隐喻和角色的假定性;解构、戏仿、拼贴、荒诞、出格、放肆、颠覆并喜闹剧化的文本呈现;大吼大叫,集体舞,蹦迪,病态扭曲的演员形体表达,“群魔乱舞”式的歌队和舞台氛围——伴随这些直观的“孟氏画面”,同样会被经常提及的语汇,叫“粗粝”,或者是“生猛”。

这种粗粝,是20世纪90年代商品经济大潮汹涌的混乱的粗粝,是固定美学标准被击碎的粗粝,是城市化进程过渡阶段的粗粝。这种粗粝根本接近于所谓“先锋精神”的存续:完整性和统一性是场幻梦,破坏之后的不完满和无所皈依才是反抗的底色。

显然,近十年来“孟氏美学”的显著变化,就是这种“粗粝”的不复再得。孟京辉如今作品在美学上的“精致”,则是他被指责“背离先锋”的根源。

如今的孟京辉显然有所皈依:以新兴城市为创作基地,不断涌入的新鲜血液涌动城市的呼吸,在不断的复排中,他的作品已是尽善尽美的“城市化”范本,是当代城市生活状态中后现代性的放大书写。伴随对个人美学追求的商业化运作,孟京辉的舞台在越发接近舞台演出的前沿,不断跨越边界的同时,内在里彻底拥抱了城市化——他不再仅是一个北京导演,而更是一个属于城市的导演:他作品中根植北京地域,脱胎于“首都”的元素逐渐泛化了。

这种“城市化”演变,从表面上看首先意味着“有钱了”:《他有两把左轮手枪和黑白相间的眼睛》满舞台的医院病床,《茶馆》惊天的钢铁巨轮,《红与黑》中近乎粗暴而野蛮的钢铁支架空间,《伤心咖啡馆之歌》中巨大的手指雕塑……同时,灯光设计务求精致唯美,高规格的多媒体、实时影像等技术手段,都是作品商业吸引力的一部分。

《红与黑》剧照

现在孟京辉一以贯之的非现实假定性舞台,不再满足于简单、写意,他的舞台设计合作者张武更爱好用钢筋水泥、恢弘巨物等崇高元素,使舞台“多就是多”,以填满一切空间为目的,创造前所未有的压迫感。舞台本身即成为隐喻生发的世界,舞台假定性的贯彻不再是“一个空间有无数种解释”,而趋向“无数空间组成无数种解释”的多元混沌。

演员脱下日常生活中的常服,也逐渐远离光怪陆离的当代时尚,而是贯彻了一套带有强烈个人审美范式的,现代却又很难说是当代的造型风格:无论作品的时代背景,演员永远身着设计繁复、新歌特风格的大码深色西装外套,配以白衬衫或白色连衣裙,时刻保持朋克底色的紧身裤与黑色皮靴;过往常见的“乡村蹦迪”和“集体舞”,被黑猫剧团、张紫淇剧组带来的一系列“沉浸式”作品所运用的现代舞和当代肢体剧场内容取代,昔日接地气的“群魔乱舞”,演化为来自美术馆白空间的肢体探索和被雕琢过后的身体语言。

02

不是被观众选择,而是选择观众

但“有钱了”,更加“精致”的舞台,更加细腻的演员训练,更深层次的商业开发,绝非孟京辉“城市化”的全部。最令观众直观感受到的,是孟京辉的演员们在舞台上的越发疯狂,是演员表达的越发极端和自我消耗——不加掩饰、拒绝治疗的“现代都市病”。

演员的台词表达全部变为“嘶吼”,演员连排成一队、保持静态进行念白的机会都不再多得。被蔓延全场、永不止息的演员“嘶吼”吓退的观众在《太阳与太阳穴》的豆瓣页面怒斥“孟京辉是不是疯了,全场都在吼”,《茶馆》第一幕所有演员故意不戴耳麦大声嘶吼台词,甚至引发第二天演员被观众看到去药房购买润喉药的趣闻。

“嘶吼”的大行其道,意味着导演对演员的指挥走向“情动”的极端,“嘶吼”只是演员情绪时刻处于极端崩溃状态的表象,文本的消逝和情绪的主导才是背后的深层次逻辑:任何戏码都在排练中被归结为扭曲的极端情绪,每一行台词都被解读为情绪找不到倾泻出口的绝望,每一个角色都染上无可救药的“现代都市病”并沉醉其中。

摇滚乐和电子音乐的进一步介入,相比于曾经《恋爱的犀牛》中张广天的那几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更占据主导地位:《伤心咖啡馆之歌》如果没有音乐将不能想象,而以《四川好人》为代表,演员的“歌唱”降格为一件乐器和情绪化的表达,没有人关心歌词——一如很少再有人关心孟京辉剧作的文本。

这并不意味着文本孱弱:实际上,孟京辉正在涉足更严肃的话题,挑战深刻的文学名著,剧作文本在外来的文本构作(如来自德国的戏剧构作塞巴斯蒂安·凯撒)加持下,越发具备哲学意味和明确的人生态度——一切对孟京辉“不深刻”“肤浅”“流于表面”的评价是未加考虑的。

然而这些评价又是合理的:毕竟,演员“嘶吼”中都听不清台词,台词也不按照正常的情节逻辑和人物情绪来表现,大段的独白与构作进来的外来文本打断叙事,音乐、肢体、仪式持续地对文本进攻,剧作的文本被模糊,叙事成分被多维度地取消,令观众往往只能对“表面”的东西产生印象,文本的机巧被放入了小径分叉的花园,只有做好准备的观众才能够拾取;直接被情绪化的舞台呈现抓走的观众,则陷入了一轮又一轮的感官刺激旋涡,在非理性的狂潮中或沉迷,或厌恶,或不理解——

观众反过来被选择了:如果观众不选择主动融入,那么观众就会被放弃。孟京辉的目标观众在这十多年里,也随着孟京辉的“城市化”而改变,城市白领和中产阶级逐渐占据了本属于文艺青年的领地。这种潜意识里对观众的选择,意味着“孟氏美学”看清了最终的方向:不仅拥抱城市化,并且也不再犹疑,不再眷恋过去——那种始终蔓延在作品中的以情感为载体的理想主义苦闷,终于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03

“极端”,是艺术家的一种幸福

乌镇上演《红与黑》(包括在阿那亚戏剧节首演的《伤心咖啡馆之歌》)可能是“城市化孟氏美学”定型的标志性事件:过往《活着》《临川四梦》《茶馆》等大剧场作品,还时刻在勾连“孟京辉戏剧宇宙”,展现过往经典作品的成功痕迹,试图“求全”,在个人风格与普遍观感中寻找平衡,还在前城市化与城市化之间徘徊、迷茫、试图两者都要,而《红与黑》,纯粹是一部孟京辉城市化语汇的作品。

此次负责演出《红与黑》的孟京辉的《空中花园谋杀案》剧组将大剧场看作一次小剧场的日常实验,平时“空花组”在小剧场干什么,那么在大剧场和经典名著文本面前依然做什么——面对一本充满历史实证主义意味的“1830年纪事”,孟京辉无所顾忌地将其纳入到纯粹自我的“情欲主义”读解中,不再如以往般讳言自己是在将“孟氏美学”进行流水线般的工业生产;在同龄创作者逐渐陷入技巧重复和表达单一的困境中时,孟京辉能够继续在技术和风格上精进往前——哪怕方向是极端,极端,越发极端。

《空中花园谋杀案》剧照

方法与目标如此明确,流水线了又如何?

张弌铖饰演的于连最终热烈地选择以生命换取情欲的满足,孟京辉则用一个大剧场作品确证了“孟氏美学”“城市化”成熟后的笃信。孟京辉已经是中国当代戏剧的“代名词”,“孟氏美学”同样已是当代城市美学的代名词。他可能不再那么“粗粝”了,也不再“实验”了,但它成熟了,它具有说服力,它无比坚定,它不再迟疑。

“极端”对于艺术家是一种幸福。也许孟京辉在《红与黑》里,在找到司汤达笔下的“残酷的真实”的同时,也遇到了那“属于少数人的幸福”。

作者 | 孔德罡

来源:凤凰网读书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先锋姿态不减 心态却更加宽容 孟京辉:要让别人觉得你是个值得共语的朋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3
孟京辉·陈明昊:常规与例外 伴戏,伴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8
50万字浓缩于舞台3小时 孟京辉以戏剧之匙打开《红与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0
孟京辉、章子怡、陈明昊联合担任艺术总监,阿那亚戏剧节6月回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6
乌镇戏剧节即将启幕 黄磊、孟京辉街头说相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24
感受当年戏剧人的创造力 孟京辉《思凡》修复后线上开播
北京日报 2022-05-08
阿维尼翁发布IN戏剧节剧目 孟京辉《第七天》作为委约剧目将迎世界首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5
50万字《红与黑》化作3小时孟京辉 史诗级剧作开启全国巡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