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截污治理工作和生态修复项目,实施的关键就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大理州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匡正干部作风,为完成洱海保护这一重要政治任务提供了坚强保障。”
10月25日晚,云南卫视《清风云南》栏目播出《铁纪护卫洱海清波》,回顾了大理州在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节目称,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履行政治监督职责,坚持一线监督,从严执纪问责,采取专项检查与日常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一体落实,为实现洱海水质稳中向好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大理州把“治湖先治吏”作为洱海保护治理监督执纪的主攻方向和根本着力点,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以严格监督执纪助力铁腕治污、依法治湖。该州紧盯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中的不担当、慢作为问题,严厉整治敷衍塞责、作风散漫、弄虚作假等纪律作风问题,始终保持查处洱海保护治理领域违规违纪和职务违法犯罪高压态势,紧盯洱海保护治理项目管理、资金拨付、征地拆迁、执法监管等重点环节,坚决查处滥用职权、徇私枉法、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
5个月前,5月12日,大理州召开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监督执纪工作会议,洱海保护治理相关县市和州级主责部门负责人作述职述责,大理州纪委监委主要领导以问题为导向,逐一对其履责情况作出点评。
“有的执法监管人员作风漂浮,履职不力,造成不良后果。”“乡镇纪委‘前哨’作用发挥有差距,洱海保护治理日常监督质效不高,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在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发展监督执纪工作会上,县市和州级主责部门存在的问题被毫不留情地点了出来。
2016年以来,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检查5025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5236个;查处洱海保护治理领域违纪违法问题184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3人,问责154人。
监督执纪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大理州在积极监督执纪问责的同时,也注重对被问责党员干部进行政治关怀,激励党员干部干事担当。现任大理州双廊镇党委书记杨游寰便是其中典型一例。
2016年6月1日,大理州环境监察支队检查时,发现双廊污水处理厂配套湿地管理不规范,湿地内杂草丛生。同年7月5日和7月15日,双廊镇环境和洱海保护服务中心两次巡查时,都发现双廊村北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不正常,处理后的水质发黑,污水调节池有污水冒井、外溢的现象发生,污水排入湿地,未经处理流入洱海。
经查,时任双廊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的杨游寰对发现的问题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未正式在镇党委、政府会议上提出过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未将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和书面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对双廊村北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处理厂湿地疏于监管,导致双廊镇出现污水排入湿地、流入洱海、湿地杂草丛生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不良影响。由于违反工作纪律,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杨游寰当时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面对镜头,杨游寰坦言,“当时受了处分,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觉得自己如此苦、如此累还要被处分。但实际上,在之后的工作中,我没有感到被打压或者被排挤,大家还是很支持我、鼓励我,纪委的工作人员也会回访,了解我的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让我感觉并没有被组织‘抛弃’。”
节目介绍称,双廊的洱海保护工作一直是块硬骨头,为了把工作做实做细,杨游寰坚持每天走村串巷,每天接好几个村民的电话或办公室面见,每天13点最热的时候沿着洱海走走,看看这两天的水怎么样。在建设排污管网的时候,他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一天最多走访了一百多户人家。
杨游寰表示,“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群众就是我们最好最全的信息源,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消除问题是最好的解压方式。”节目称,由于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优异,杨游寰在2017年底接任了双廊镇镇长,两年后被组织选拔任命为大理市洱海管理局局长,现在他又被任命为双廊镇党委书记,曾经跌倒的地方成了他进步的新起点。
大理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杨吉松指出,“监督执纪不仅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我们对于受处分的干部不能‘一处了之’、‘一棍子打死’,而是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重新站起来。”(记者 蒋子文)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