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香港房地产协会就港府最新一份施政报告中的土地及房屋政策提出意见。 该会欢迎当中香港土地及房屋的未来发展较历届有更完整的规划,但认为施政报告着重中、长期发展,就水深火热的割房、笼屋及私营房屋不足的问题,却未有短期的回应措施。供应失衡令楼价仍不断上升,提供现金资助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具进取的北部都会区对公共财政带来挑战,政府没有交代资金链的安排;该会同时关注这经年的计划可如何有序分期落地,而私人业界又可如何参与以加速政策落实执行。
该会建议政府,短期加快落实过渡性房屋计划及兴建房屋,具体短期房屋措施包括广泛使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加强人才培训、加快“活化工厦计划”进度,提出诱因给业主加快改造现时旧工厦为过渡性房屋,同时特设工作小组特急处理过度性房屋。
而中期发展方面, 该会认为施政报告提出将北部都会区将兴建905,500至926,000单位,并可容纳 250万人的方案是可行的,重点是政府是否有很大的决心解决香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老大问题。现时香港是不乏士地,只是缺乏方法将现有的土地改划成房屋或商业用作。期盼香港政府能参考该会早前提出的方案,以多管齐下以不同方式开发北部都会区。
同时加快完善“乡附式发展”的基建配套设施;增加“乡村式发展”地带的发展密度;并建议重新整合现有的村界图和‘乡村式发展地带”地图,加入新的基建设计,城规会也可加入新的发展元素,例如‘民宿’,达至一个新的“城乡发展概念’和“乡郊旅游概念”;又建议以“标准金额”加快“补地价”进度、 放宽祖堂地的转让门槛、大力推动“公私营合作”开发土地,估计可加快一至两倍的建筑时间及整合有效的“绿化地”及“湿地”保育计划以加快检视“绿化地带”。
该会又建议港府于长远方面,搬迁葵涌货柜码头至桂山岛,腾空土地发展为新都会区,连接西九龙及荃湾;亦提出政府每十年作内部检视,参考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运房局改为分工以加快工作效率。
该会亦表示,大兴土木的资金链,可以不同方式集资,包括发债、预售土地方式等,在不动用政府储备下,更有效益地获取资金。
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叶少明指,若港府可以将公、私营房屋分开处理,增加公营房屋,填补目前港人置业阶梯的空缺,相信对香港楼市的影响应不大。
编辑/崔心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