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都在这里买菜,检测出来没问题,我会比较放心。”近日,食品安全“你送我检”活动在白云区同德街横滘农贸综合市场举行,现场提供免费检测、食盐真假鉴别、食品安全咨询等服务,吸引了大批刚买完菜的市民送检。记者了解到,除了免费检测活动、日常检查外,广州在农贸市场严格推行索证索票制度和“肉菜鱼”天天快检制度,推广应用“广州市食用农产品销售监管平台”溯源系统,多重防线守护市民“菜篮子”安全。
免费快检让市民心中有数
菜心、西兰花、鲩鱼、牛肉……在市场的食品安全“你送我检”快速检测点,市民纷纷把刚买的菜送检,工作人员一一给市民登记、采样,活动开始不到半小时,已经登记采样60多个样品。“每天我都在这里买菜,检测出来没问题,我会比较放心。”住在附近的江女士表示,特别关心生鲜肉菜的食品安全问题。她会从外观判断菜品是否新鲜,但无法判断有没有农药残留等问题。
“检测指标多为大家关心的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项目,像蔬菜水果主要检测农药残留,畜禽肉及副产品检测莱克多巴胺、四环素等,大米、面粉还有食用植物油主要检测黄曲霉素……”据负责快检的广检集团工作人员介绍,按照检测要求,每份送检样品要在100g以上,并使用洁净容器盛装,同时提供样品来源信息,所有检测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列出的检测项目进行。
大半个小时后,市民送检的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样品的快检结果陆续出来。据统计,此次活动共接收106批次的样品,其中蔬菜69批次,肉类19批次,水产品13批次,其他粮食加工品5批次,经专业机构快速检测,有1批次水产品(花甲)样品氯霉素不合格,其他样品全部合格。
随即,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电话通知送检花甲的骆阿姨,并责令售卖问题水产品的档口停止销售花甲,并对问题产品作进一步溯源调查和处置。“很感谢这个检测活动,让大家对自己买的菜心中有数。”骆阿姨表示。
自今年4月初起,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在辖区的农贸市场持续开展19场“你送我检”活动,免费为市民提供快检服务。
“黑科技”加持锁定问题源头
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对问题花甲进行溯源时,还采用了一个“黑科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广州市食用农产品销售监管平台”,用手机点几下,马上追溯到销售花甲的上一级批发市场。
记者在横滘农贸综合市场看到,市场内各个经营档口都贴有一张写着“溯源+支付‘食安’有保护”的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便能显示档口的证照信息、近期进货、快检信息、监管信息等信息,点开某个肉菜品种,还能看到产地、货源等信息。如果档口开通了支付功能,消费者还可扫码支付。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消费者可通过小程序“溯食宝”找到消费记录,进行维权。
这个可以溯源的系统就是“广州市食用农产品销售监管平台”,通过平台商户可及时录入产品名称、数量、产地以及检测等进销货信息,形成完整的电子台账,消费者可以在档口扫码查看产品信息,安心放心消费。一旦发现问题产品,通过系统可准确快速追溯源头。
“如果出现问题,我可以凭入货单据去找批发市场索赔。”市场档主朱女士说,她在市场经营菜档十多年,以前进货台账都是一张一张地贴,费时费力。现在用手机扫一下单据上的二维码就能录入,方便快捷。据统计,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广州市150多个农贸市场。
“推行溯源系统和快检制度后,整个市场的食品安全投诉量下降了很多。”横滘农贸综合市场场长原伟金说。“每天在市场公示栏可以看到肉菜的快检结果,现在再加上扫码溯源,可以说是‘双重保障’。”市民王先生说。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对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进行日常巡检,对主要食品、高风险食品进行高频率检查外,市场监管部门还指导农贸市场、大型超市、连锁生鲜超市等开展食品自检,实现对“肉、菜、鱼”等主要品种的“天天快检,日日公示”。积极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确保市民“菜篮子”的入口安全。
文/记者 何颖思 通讯员 刘薇薇 房文秀
编辑/朱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