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显示不婚人群在单身群体中的占比约为25%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8-13 12:22

8月13日,百合佳缘集团联合第三方数据调研机构“艾瑞咨询”共同发布了《2021年中国当代不婚主义白皮书》(下称《白皮书》),针对当代“不婚人群”的产生背景、人群现状、背后原因,以及婚姻态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和探究。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不婚人群在单身群体中的占比约为25%。一二线城市的不婚人群合计占比高达55%。

不婚人群在单身群体中的占比约为25%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单身人口总数约为3亿人, 正处于第四次“单身潮”期间。自2014年至2019年,我国内地结婚人数及结婚率不断走低。《白皮书》显示:不婚人群在单身群体中的占比约为25%。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婚人群中,超过80%的人始终处于摇摆状态,这部分人群对于不婚的坚定程度,远不如坚定不婚人群高,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着因为客观条件改变而改变自身想法的可能。

从外界因素来看,适婚人口的不足、环境的限制、经济的可支配性等客观条件造成了年轻人“不能结婚”;从内在因素来讲,对个人主义的追求、价值观的转换、对单身文化的包容程度等,让更多年轻人主观地“不想结婚”。

具体看不婚人群画像来看,女性以29%的比例略高于男性的22%,30岁以上占比近三成,而一二线城市的不婚人群合计占比高达55%(注:单身人群包括未婚及有过往婚史的人群,此处仅针对20-45岁中国单身人士)。

数据显示,不婚人群中,45%是企事业基层员工,20%是职场的中高层人员;本科学历比例占比高达73%;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不婚人群,以47%的比例占据着首位,其次5001-8000元月收入的不婚群体占比为34%。由此可见,绝大部分“不婚人群”通常伴有高学历、高收入的“标签”。他们在经济上独立自主、在生活中小资惬意,形成了一种“单身者自洽”的状态。

51%的不婚人士表示会努力赚钱 抵抗不婚带来的风险

“不婚人群”需要一个人独自抵抗由于不婚带来的风险。《白皮书》显示,51%的不婚人士表示会努力赚钱,增加储蓄/购买理财产品;46%则会锻炼身体注意健康;购买(养老、疾病等)保险、购买自己名下的房产、了解养老事项、增强亲友间联系等,也是抵御不婚可能带来风险的重要途径。

《白皮书》显示,社会压力、经济压力增大,以及个人意识的觉醒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以占比均达到44%,共同处于首位;女性个人经济实力的提升也是很重要原因,占比达到39%;还有20%的比例则是受到舆论导向的影响。这些舆论一方面在宣扬单身的优点、鼓励大家单身,另一方面也在通过传播和放大婚姻的弊端与不幸,推崇大家不婚。

然而,“不婚”不代表着拒绝任何情感关系。在不婚人群中,大多数处于单身状态,且“母胎solo”占比将近三成;曾有过恋爱经历,但目前单身占比高达63%。其中有57%的坚定不婚人士对待恋爱相对佛系,享受单身,有无伴侣均可;仅有30%的比例是独身主义者,还有13%的比例在积极寻找伴侣中。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离异后选择不婚的群体中,由于上一段婚姻的失败,他们对下一段婚姻会显得更加谨慎。《白皮书》显示,在离异的不婚者中,男女两方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男性在婚姻中经历的“一地鸡毛”,“吃太多的苦,渴望无拘无束”;女性因为“出轨、家暴等不可磨灭的伤痕”,“半路夫妻没有公共利益”等,进而对婚姻失望。

经济独立是支撑不婚想法的“避风港”

《白皮书》显示,在主动不婚人群中,女性比例要稍微多于男性,但差距不大,仅为5%;30岁是不婚年龄的重要分界线,30岁以上以占比52%,超过了30岁以下比例的46%,相差6%;高线城市是主动不婚人群的集中地,以50%的比例高于低线城市的43%。

在主动选择不婚的原因中,对不婚人群影响最大的是个人的思想理念与发展,他们认为婚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自由和发展,而婚姻带来的好处不足以弥补其带来的限制;此外,期待婚姻之外的情感关系、遇不到自己适合的人、受外界影响形成不婚观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被动不婚则是由于外界客观因素做出的无奈选择。在这点上,男女之间的首要原因发生根本性的差异。50%的男性将其不婚原因归纳为“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婚姻”,而51%女性则认为是“没有遇到适合的对象”。

《白皮书》显示,41%的被动不婚人士认为,当遇到一个适合结婚对象时,将会结束不婚状态;还有33%不婚人士在个人经济实力增强,经济条件足以支撑结婚时,将会重新考虑结婚的想法。简单来说,“有了足够的钱”和“遇到合适的人”是他们突破“不婚”的重要“敲门砖”。

基于《白皮书》的调研结果和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百合情感研究院的专业情感老师为单身人士们给出了两个建议:建立朋友关系等社会支持系统,替换婚姻带来的长期关系;多思考“不婚”后未来的生活,衡量自己是否具备抗风险的能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立遗嘱被不同年龄人群接纳 有“90后”遗嘱涉虚拟财产
工人日报 2024-04-07
中华遗嘱库:7年来中青年遗嘱数量增长24倍 微信账号、QQ、支付宝已成为重要遗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1
半两财经 | 最新《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 首次公布未婚不婚人群遗嘱数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1
《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立嘱人平均年龄持续下降
央视新闻 2023-03-21
中学留学家庭目的地选择更多元 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生占比呈上升趋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1-21
数百万保险代理人质态持续优化 调研显示绩优群体占比增至逾两成
证券日报 2022-10-20
那些恐婚的年轻人,究竟在怕什么
中国青年报 2022-08-03
中青报关注:那些恐婚的年轻人,究竟在怕什么
中国青年报 2022-08-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