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有故事的上市公司,今年更是以大涨274%,击爆了市场的眼球。昨天(20日),董事长拟豪掷12亿成实控人的国民技术,收到了来自深交所的问询函。
截至今天上午收盘,该股大涨超15%;就在昨天该股暴涨20%。
国民技术收关注函
7月20日晚间,国民技术公告,深交所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补充说明本次孙迎彤拟通过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取得公司控制权的主要考虑、目的。结合孙迎彤个人的财务状况等说明其是否具备足额的认购资金、具体的资金来源、资金来源是否合法合规。
7月12日晚间,国民技术披露,拟以12亿元的募资上限,向董事长孙迎彤最多发行9252万股,公司股票于次日停牌。孙迎彤是公司创业元老,2003年担任副总经理。2005年至今任总经理,2018年5月至今任董事长。
国民技术2010年上市时,孙迎彤持有约394万股,2014年减持200万股。外,基本没有将持有股份套现。
7月19日晚间,停牌5天后,国民技术披露定增预案,募集资金总额9亿元至1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贷款,公司董事长孙迎彤全额认购定增股。
国民技术拟向孙迎彤发行9252.12万股-6929.09万股,发行价格为12.97元/股。孙迎彤目前持有国民技术2224.44万股,占总股本的3.75%,为第一大股东。其中,孙迎彤在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被授予公司限制性股票550万股。发行完成后,孙迎彤持股比例为不低于13.84%且不超过16.75%。按7月20日收盘价格计算,孙迎彤或浮盈9.35亿元至12.49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国民技术的股权较为分散。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数仅占公司总股本的9.52%。
市场分析,若此次发行顺利完成,孙迎彤的持股比例将提高至13.84%至 16.74%,从而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结束公司长达8年的“无实控人”状态。
被深交所质疑涉嫌内幕交易
7月20日,国民技术股价复牌。公司股价开盘后一路上扬,早盘接近10点时股价直接封死涨停板,当日涨幅为19.99%。
在国民技术定增消息公开前,国民技术的股价已经抢跑。7月12日,国民技术同样以涨停封板。国民技术在停牌前后两个交易日,股价上涨了40%。
这波行情早在5月27日就开始启动,从7.51元/股一路涨至30.66元/股,期间涨幅高达274%。此前,公司股价长期低迷。
龙虎榜数据显示,5月28日至7月12日,国民技术五次登上龙虎榜时买入前五席位中,机构专用席位一共买入14次,买入金额合计接近5亿元,在对应交易日买入前五中占比接近40%。
5月底的第一波大涨前,国民技术没有披露任何利好。直到5月31日晚间,该公司才披露,公司与韩国浦项化学签订意向书,后者计划通过受让公司所持斯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或其子公司部分股权、或成立合资公司等形式,与公司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业务领域开展合作。
国民技术的股价表现引发了深交所关注。6月1日,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要求国民技术补充说明筹划浦项化学合作事项的背景相关,以及内幕信息知情人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或提供、泄漏内幕信息的情形。
6月3日,国民技术在回复函中称,斯诺发展总经理李惠军4月2日知悉上述合作事项,并在4月29日、5月13日,分两次买入1.45万股,又在5月31日全部卖出。
突发事件层出不穷
国民技术是一家充满故事的上市公司,比如5亿元投资款“失踪”,并购却踩雷等等。
2017年底,国民技术公告,全资子公司国民投资与前海旗隆下设的北京旗隆于2015年合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深圳国泰。深圳国泰设立后,国民技术累计投入5亿元。但前海旗隆、北京旗隆的相关人员失去联系,国民技术于2017年11月28日晚间已紧急向公安机关报案。
5亿元投资款“失踪”后,国民技术又在并购上踩了雷。2017年12月,国民技术启动重大事项,拟作价13.36亿元收购斯诺实业70%的股份,后者是一家从事电池负极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企业。
然而一个月后,即2018年4月,斯诺实业就遭遇了“黑天鹅”,公司第一大客户沃特玛的母公司坚瑞沃能爆发债务危机导致资金链断裂。这也直接影响到斯诺实业,不仅失去了一个大客户,公司的应收款也追不回。导致2018年斯诺实业亏损了4.78亿元。 虽然国民技术与交易对手方在斯诺实业业绩暴雷后,对收购与对赌协议进行了大量调整,但国民技术2020年年报显示,仍有6.17亿元的业绩补偿款未收回。
国民技术的另一大看点是其第二大股东资本大咖刘益谦,持有899.28万股,占比1.61%。刘益谦这笔持股可追溯至2013年底,国民技术原控股股东中国华大向彭国华、刘益谦等9名对象转让27.50%的公司股份,刘益谦分得约4.1%,此后一度少量增持,之后陆续减持至目前的1.61%。
在此次筹划向孙迎彤定向发行股份前,国民技术推出了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3830.90万股限制性股票,其中孙迎彤分得约550万股。该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条件为: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不低于5.5亿元、7.5亿元和10亿元,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000万元、8000万元和1.2亿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慎良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