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门诊保障试点 家庭医生签约 青岛尝试让基层问诊不再“费时费钱”
工人日报 2021-07-19 10:17

近年来,青岛以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为医疗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搭建县域健康服务共同体、推行城区新门诊保障试点、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扎实推进分级诊疗,让百姓的问诊之路不再“费时费钱”。

距离青岛西海岸新区9.6海里的灵山岛,岛上居民常年处于“盼医盼药”的困境。2018年6月,西海岸新区出资改建的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不仅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施,还有上级医院下沉的专家长期轮岗坐诊,更开通了“互联网医院”,居民“足不出岛”即可享受陆岛一体化的医疗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和网底,承担着广大群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职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0036个,仅占全国1022922个医疗卫生机构的9.5%,平均每10万人口拥有0.2个三级医院。

县域健康服务共同体:“家门口治疗的感觉真好”

家住西海岸新区泊里村的封志胜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十几年前开始透析治疗,因为卫生院没有配备透析设备和专业医护人员,封大爷每周3次的透析都要到区人民医院进行,“我不会开车,子女都要工作,每次都是坐公交车,一个来回至少3小时!”积年累月的舟车劳顿,让原本身体不好的封大爷倍感疲惫。

“青岛现有10个区市,近70%三级医院集中在市内四区,人口分布密度与医疗资源布局不均衡的矛盾较为突出。”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改处处长李传荣告诉记者,为了改善这一现象,2016年,青岛出台文件,鼓励各县(市)以县级医院为枢纽,上接三级医院,下联乡镇卫生院,通过打造县域健康服务共同体,逐步构建三级联动共享的县级医疗服务体系。

以西海岸新区泊里中心卫生院为例,去年以来,区人民医院与该卫生院在内的9家卫生院组成了县域健康服务共同体,人民医院设立药品耗材、财务医保、医疗质量、信息数据等统管部门,对人、财、物、药品目录、采购等实行统一管理。

“我们选派了41名业务骨干专家长期参与基层医疗机构日常诊疗工作,选派32名学科带头人、重点临床科室科主任下沉到基层,让百姓不出乡镇就能享受三级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减轻患者就医的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许学兵说。

今年1月份,在区人民医院的“结对帮扶”下,泊里中心卫生院新建的血液透析室投入使用,区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刘永芹成为这里的常驻大夫,她介绍说,泊里中心卫生院的医疗设施和医护资源,完全符合青岛市区质控中心标准,周边3个乡镇20余万名居民可以就近诊疗。封志胜大爷高兴地告诉记者:“终于不用坐公交车到区里做透析了,现在从家到村卫生院只需10分钟,在家门口治疗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截至2020年底,青岛已建成18个县域健康服务共同体,126家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600余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参与其中,围绕医学影像、远程医疗、检查检验、病理诊断等方面建成了60处集中服务中心。2020年,青岛城区医院住院人数较2018年同比下降5%,村镇就诊率达65%。

城区新门诊保障试点:“买药更方便了,报销比例也提高了”

今年7月以前,王玉华每次为母亲买药还得到15公里以外的医院,可如今步行3公里就能买到。

王玉华家住青岛崂山区周戈庄,60多岁的母亲患有哮喘、类风湿、糖尿病等多种老年病,需要长期服药,村卫生院药品有限,王玉华和妹妹只能轮流到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开药,“坐公交车就要一个多小时,加上挂号、排队、取药,每次都得耗费大半天时间。”

“由于基层医院仅限在目录内开药,导致不少患者买不到合适的药后反而回到大医院看病,增加了市区医院就诊压力。” 崂山区北宅卫生院医保办主任安玉霞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今年4月,青岛正式启动新门诊保障试点工作,分别从崂山区、城阳区和西海岸新区筛选两个基层卫生机构作为试点单位,扩大村镇药品、诊疗、报销范围,从根源解决居民买药难、医保额度不够等问题。

“以往卫生院的西药和中成药只有363种,像来氟米特等这类药品只有一两个品种,试点工作实施以后,卫生院西药和中成药目录增加了27个,居民买药再也不用跑到上级医院了。”安玉霞介绍说。

新门诊保障试点工作以后,新增设了彩超、X线数字化摄影(CR)等诊疗报销,报销比例在范围内根据费用逐档递增,像职工徐先生平时用药较多,试点后直接进入二档,使用基本药物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70%。

8万多名“三高”患者纳入信息化平台管理,整体治疗率平均提高7.3%

城阳区东流亭社区的许兰英患有“三高”,往年每到夏秋两季都要到附近医院连续输液调理。2017年,城阳区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许阿姨成为首批签约市民。

许阿姨告诉记者,签约家庭医生以后,医生定期提供上门服务,按时提醒到医院复查,还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和日常保健方案。

“我们率先在全国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的机制,同时由基层机构向患有‘三高’并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免费提供7种基本药物,费用由医保基金全额支付和财政专项资金承担,这在全国也是首创。”据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处于淼介绍,截至2020年底,青岛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921个,常住人口签约349万人。

同时,青岛依托信息化平台,在城阳区试点开展“三高共管、三级协同”医防融合服务模式,将辖区内慢病患者纳入“三高共管”慢病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利用通畅的上下转诊为“三高”人群提供集饮食、运动、用药、教育、检测等规范化管理和全程保健。

“‘三高共管’慢病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与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电子病历、LIS系统、慢病随访箱系统互联,患者通过基层初诊、转上级医院治疗的方式,还可享受最高的基层报销比例。” 城阳区基层卫生健康中心主任韩艳丽说。

截至2020年底,青岛共有82351名“三高人士”纳入信息化平台管理,高血压治疗率42.81%,糖尿病治疗率31.02%,高血脂治疗率53.44%,整体治疗率相比2019年平均提高7.3%。

文/杨明清 张嫱 陈方超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强调续约率 上海家庭医生工作重点“调车头”
解放日报 2024-10-24
北京:基层卫生机构延时门诊惠及949.1万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5
2023年北京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实施延时门诊 惠及949.1万人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1
新疆社区推行家庭医生 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国新闻网 2023-12-16
周末门诊、延时门诊、家庭医生……各地推进多样化惠民措施满足患者需求
央视新闻 2023-11-09
广东:大医院至少预留30%门诊号源优先向基层医疗机构开放
南方都市报 2023-09-05
山东推进基层医疗服务精准化 为民众健康“护航”
中国新闻网 2023-08-12
湖南湘潭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79.63% 民众健康更有“医”靠
中国新闻网 2023-05-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