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理解建党意义提供了重要参照——评电影《1921》
文汇报 2021-07-10 14:35

多年来,围绕着重大时间节点,中国电影推出了多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红色主题作品。包括《南昌起义》(1981)《开国大典》(1989)《开天辟地》(1991)《建国大业》(2009)《建党伟业》(2011)《建军大业》(2017)等等。单是建党主题,产生重要影响的就有《开天辟地》《建党伟业》等。因此,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再次推出此类题材的重点影片,无疑在创作层面面临极大的困难。因为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故事,似乎已经被反复讲述和呈现过了,再拿出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其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中国电影人为观众呈现了《1921》这样一部独具风格、独树一帜且充分体现2021鲜活时代气息和时代特点的全新红色主题影片。

《1921》是站在2021年的新时代对百年前建党历史的深情回望。主创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对史料进行深度开掘,以具有强烈的青春感、时尚感和历史生活质感的表达,充分调动当下年轻观众所喜爱的可视化元素,呈现出一部行云流水、充满时代魅力的红色主题电影,也为此类影片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新的启示。

对史实广度和深度的全新开掘,增加了观众认知历史的丰富度与饱满度

《1921》立足2021年的新历史节点,以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加深入的新鲜史料回望建党的历史,对史实真相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全新的开掘,丰富了观众对那段历史的认知与体会。

在对建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观察上,《1921》首次将视野全面拓展到国际维度,还原了当时的复杂的国际环境。影片从马林经欧洲进入中国这一独特视角切入故事,并专设一条日本密探的故事线,串联起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复杂多元的国际背景。从1919年“巴黎和会”的场景,到共产国际向东方拓展的计划,从日本共产党人与中国共产党人的联系,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陈独秀、李大钊以及毛泽东、李达等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在以往同类作品中,苏联、欧洲和日本等国际力量仅作为党诞生的历史背景出现,对于很多细节要么仅是蜻蜓点水、要么直接没有触及。《1921》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国际背景,对于新时代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意义,提供了重要参照。

从史料挖掘的深度上来看,《1921》对一些新史料、新人物和新故事的呈现,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比如马林持三本护照躲避欧洲密探和上海租界警察的追捕;又比如日本特高课特工秘密追捕日本共产党人,计划破坏党的一大会议;以及上海法租界工部局接到信息,警戒阻截共产国际代表等。这些惊心动魄、不为人知的秘密监视、监听的场景与情节,在《1921》中多是首次发掘和呈现。此外,党的一大诸位与会者的参会细节,包括毛泽东与李达夫妇一起吃湖南菜,代表们吃上海汤圆等等,这些存在于史料之中的历史细节的呈现与嫁接,为建党这一历史事件增加了丰富的生活细节,增加了人们认知这段历史的丰富度与饱满度。 

青春感、时尚感和历史生活质感,让观众得以近距离地与人物相遇

《1921》鲜活的时代特色突出体现在三个“感”上,那就是青春感、时尚感和历史生活质感。

影片所表现的年代,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时刻,更是革命先驱们的青春岁月。13位一大代表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其中年龄最小的刘仁静只有19岁,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这本身就决定了影片充满青春气息的主基调。

这种青春气息集中体现在影片丰富饱满的情感上。其中有激情——先辈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贞信仰以及渴望通过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激情状态,驱动着他们参与新文化运动、参与领导罢课罢工,直到成立一个先进的政党;有温情——先辈们对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社会充满关切,尤其是对被剥削的劳苦大众的关怀;有友情——13位代表之间洋溢着志同道合的战友深情,即便偶有争辩,也不妨碍彼此之间的体恤与关心;也有爱情——李达与王会悟、毛泽东与杨开慧等革命情侣之间的伉俪情深,体现出强烈的革命浪漫主义气质。只有青春才能容括如此浓烈而丰富的情感,相比以往献礼片老成持重的成熟态表达,《1921》因此更多呈现出青年感与青春态。

影片以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作为大背景,令观众从空间、思想和生活方式等角度,全面感受到了大都市的摩登与时尚。影片通过国际视野所展示出的国际化的生活方式,包括大上海繁华的街区、琳琅满目的商品,王会悟的旗袍、学生们的五四学生装以及烫发等等,都代表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是当时的潮流时尚。当然,景观上的摩登是表层的,更重要的是展现一群充满青春气息的年轻人如何用彼时最时尚最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来为中国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因此,从摩登生活状态的展示到革命生活方式的选择再到新思想的引进,影片整体呈现出一种前卫的时尚感。

与此同时,影片还通过一系列的细节营造,将概念化的宏阔景观,转化为具有历史质感和生活质感的电影景观。为展示上世纪20年代真实的社会和历史风貌,剧组勘访多地,甚至按照1∶1的比例实景重现了党的一大会址、二大会址以及博文女校等多个建筑群,力求还原当时大上海真实的城市生活状态和文化风韵。大到十里洋场的街区、汽车,小到一把雨伞、一个布包,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公使、巡捕、工人、学生、百姓等各色人等的服装、道具等,无一不带有强烈的年代的历史感和生活的真实质感。影片从空间设计到生活呈现,无不精致细腻,让观众得以通过镜头进入到那个时代的历史生活空间之中,近距离地与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相遇,真实而动人。尤其是黄轩所扮演的李达,把他对理想的坚定、对革命的勇气、尤其是作为书生背后浪漫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为大众印象中的书生李达增添了青春、时尚和历史生活的质感,赋予了更多活力。

在艺术形式上展开探索,增加主旋律影片的“可视性”

如何让宏大的历史事件可感可见,如何将人们熟悉的历史故事拍出新意,这是此类影片创作的难点所在。可以看出,黄建新导演及其团队按照电影艺术的自身规律,结合当下年轻观众喜爱的方式,围绕戏剧性、节奏感、场景营造等方面,在视听表达上做出了巨大努力,这无疑是一种创新。

具体而言,是商业片、文艺片等多种类型的融合。其中包括谍战片的紧张感——如马林和尼克尔斯基躲避欧洲反共组织监视、日本特工秘密破坏一大召开等桥段,紧张而刺激;包括文艺片的浪漫与诗意——影片中最动人的情节,莫过于李达与小女孩的三次对视,虽默默无言,却流露出一种无声的默契。孩子清澈的眼神,揭示了李达等先辈们守护这份纯真与美好的革命初心。三次对视,李达的视线不断提升,最后终于展开双臂拥抱自由的太阳,隐喻着党的诞生为祖国和人民带来的希望,充满浪漫与诗意;还包括喜剧片的轻松诙谐——比如刘仁静、邓恩铭、王尽美等一起照哈哈镜,李达向毛泽东“讨债”等轻松活泼的情节等等,亦庄亦谐,趣味盎然。

通过多种类型的调动,《1921》增强了可视性,也让影片与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贴得更近。

文/胡智锋 杨宾(作者分别为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博士)

来源/文汇报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建党百年主题电影,带来哪些创作启示?
新华网 2021-08-01
赢得Z世代共情共享 主流电影燃爆暑期档
文汇报 2021-07-16
建党百年献礼影片《1921》在港公映引起热烈反响
新华社客户端 2021-07-09
电影《1921》票房破3亿,王仁君再演青年毛泽东先看长长的书单
封面新闻 2021-07-07
向光而生,中国因你更精彩 ——浅谈《1921》的光影艺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7-07
《革命者》《1921》热映 银幕回望百年红色风华
光明日报 2021-07-06
“七一”档电影《革命者》《1921》热映 银幕回望百年红色风华
环球网 2021-07-06
《1921》香港首映侧记:“香港人需要补上这堂历史课”
新华社 2021-07-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