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
脱贫攻坚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防止返贫,如何消除返贫风险,确保已脱贫的人口稳定增收不返贫,让脱贫攻坚成效能够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6月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扶贫开发局局长郭晓荣,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宁和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第一书记王泽勇三位扎根基层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青海囊谦县:
对现有脱贫成果常态化“回头看”
位于青海省最南端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贫困发生率曾一度达到36%,是1984年国务院最早确定全国首批贫困县,属于青海全省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和1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9年底,囊谦县3230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8个深度贫困村全部退出,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囊谦县扶贫开发局局长郭晓荣介绍,脱贫攻坚结束以后,囊谦县首先制定了防止返贫常态化监测的动态工作方案,界定了范围、确定了标准,确保了以突发情况和因灾因病返贫的人口,能够得到及时精准的帮扶,还将对现有的脱贫成果做到常态化“回头看”。
要做到不返贫,囊谦还将继续发挥囊谦特有的青稞、牦牛、旅游、光伏、民族手工艺等特色产业,使老百姓能够长期、持续、稳定增收。同时做好劳动力从业技能的短期培训和转移,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水平和劳动能力。此外,将持续推进驻村帮扶,医疗救助的工作机制。
“在脱贫攻坚期,我们总结了组织领导、驻村帮扶、社会参与等一系列责任链条,这些好的做法在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应该继续坚持和升华。”郭晓荣说。
广西江门村:
走品牌化道路 以产业促进增收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地处广西第三高峰、主峰海拔2101米的元宝山山麓,距县城不过60公里的路,却因峰陡路险、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而处在贫困之中。杨宁是江门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带领着全村94户32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降到了0.05%。
在防止返贫方面,杨宁表示,除了发挥村屯干部作用进行跟踪、排查和监测,还要发展产业,并带动脱贫户参与,把脱贫户都囊入其中。“我们村有11户脱贫户加入了高山泉水西瓜合作社的种植,有9户脱贫户参加了林下竹荪的种植,另外还有19户脱贫户参加了生态土猪的养殖,还有木材加工、高山特色水稻等很多产业。”杨宁说。
她表示,江门村在大苗山深处,要依托大苗山原生态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乡村民俗旅游和特色种养产业,走品牌化道路,继续做好高山泉水西瓜、林下竹荪、紫黑香糯等产业。现在,村里建好了农产品深加工厂,可以把大苗山的香菇、木耳、腊肉、腊肠、竹荪等“宝贝”进行深加工;田间地头还搭建好了农产品直播间,可以让村民人人都成为主播带货。
“我相信以产业促进增收,我们村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杨宁说。
贵州水井村:
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
贵州省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背靠朵贝山,磨香河穿村而过,窄口水库坐落于此,地势平坦开阔、阳光充沛、水源充足。以前的水井村产业基础薄弱,群众内生动力不强,村干部也缺乏思路,是化处镇八个贫困村之一;现在的水井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3821元增长到2020年的1万余元,384户1692人全部脱贫。
王泽勇是水井村第一书记。他认为,要做强做大村里的品牌,让村里的业态蓬勃发展,把易返贫和收入比较少的脱贫户的土地、林地、闲置房屋等入股,增加他们的财产性收益。
在王泽勇看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就像一只积弱的鸟变为腾飞的鸟。首先要做的就是丰满羽翼。一个羽翼是村集体经济的壮大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做好产业规划;另一个羽翼是村级的自治管理水平,也就是自治、法治、德治,做好村庄规划,做好村规民约。
鸟的鸟头和核心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人才建设,持续不断地从村里的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里面发掘优秀人才,坚持“双轨”模式,将现有的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吸引村里的能人向党组织靠拢,发展基层党建,让基层的鸟头和核心更加灵活和强大。
“我们每一个村民就是这只鸟的细胞。只要我们羽翼丰满、头脑灵活、心脏强大、细胞紧密,就能够飞得起来,一飞冲天。”王泽勇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赵红信
校对/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