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熊孩子”“鸡娃”背后的标签化思维
北京青年报 2021-05-28 07:40

VCG111331713614.jpg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针对所谓的“熊孩子”“鸡娃”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26日在记者会表示,给有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戴帽子,叫“熊孩子”,不符合保护未成年人的理念;不赞同一些家长逼迫未成年人额外参加有关培训机构学习的行为,也不赞同给这些家长和学生戴一顶“鸡娃”的帽子。

近年来,“熊孩子”“鸡娃”等指代部分孩子的称谓充斥各类媒体和平台,大有泛滥之势。随意给未成年人贴标签,不仅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还可能给孩子造成新的伤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明确反对这两顶“帽子”是一种必要的纠偏。“熊孩子”“鸡娃”等称谓及其背后的标签化思维,也应引起各方重视和警惕。

标签化思维实际上是一种简单化、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即非白即黑、以偏概全。“熊孩子”原本泛指那些顽皮捣蛋、不守规矩、惹人讨厌的孩子,但现在,这个概念被无限泛化,个别无法无天、涉嫌违法犯罪的孩子也被称为“熊孩子”。

不分青红皂白给孩子贴上“熊孩子”标签,很容易让家长在管教时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比如,有的家长小题大做,把孩子偶尔的出格行为视为常态,对孩子非打即骂;有的家长无原则“护犊子”,即使孩子杀人放火,也以“他还是个孩子”来辩解。教育孩子,不能忽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时候,标签化就是“污名化”,这在“鸡娃”这个称谓上尤为明显。“鸡娃”指的是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目前,围绕“鸡娃”这一称谓,育儿界已形成了一个“黑话”体系,“家鸡”“荤鸡”“素鸡”等不一而足。

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当孩子被贴上“熊孩子”标签,他们就会在潜意识里形成消极暗示,认为自己就是“熊孩子”,甚至破罐子破摔。同样,“鸡娃”这一标签使得家长和孩子身心俱疲。因此,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不妨从拒绝标签化开始。

文/车横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莎姐”守护孩子 不被文身“标签”
法治日报 2024-03-24
你家孩子被盲盒的营销手段诱导消费了?怎么办?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3-10-07
你家孩子被盲盒的营销手段诱导消费了?怎么办?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3-10-06
别让孩子当“夹心人”!“问题家长”要补上依法带娃课
北京晚报 2023-05-26
“熊孩子”惹事,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难在哪?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5-13
为博取流量消遣孩子不可取
中国教育报 2023-02-03
北青快评 | 防止孩子春节沉迷网络,清朗网络更需家长多陪伴引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21
吃掉孩子宠物?孩子眼泪岂是流量密码
北京晚报 2023-01-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