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人士有手语导览 “熊孩子”有专门路线,上海的博物馆这么会玩?
上观新闻 2021-05-19 11:43

“没有手机预约,还能不能参观博物馆?”前天下午15时15分,一名老年参观者在上海博物馆门口咨询保安人员后,来到大门一侧门房设置的“现场预约服务点”,在服务人员帮助下拿到了预约券。随后,又有人来这里“手动预约”。

“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每一位社会成员是其宗旨与责任。”不仅是让没有智能手机的参观者能同样享受博物馆的教育和服务,近年来,上海多家博物馆纷纷创新服务模式,推出数字课堂、线上教程乃至展览游戏,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博物馆资源的覆盖面。

“技术打通了博物馆资源到达更多人的通道。”在一些文博业内人士看来,提升博物馆资源的覆盖面,更重要的是关注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盲区”:“关键还是‘用心’。”

听障人群有了专门的“讲解员”

5月11日,上海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上线了一项新功能:无障碍导览。首批5集手语导览视频从5月11日起陆续上线,探索无障碍服务的新模式。

点开首个视频《如何参观博物馆》,就能看到手语主持人唐文妍穿梭在上海博物馆实景之中,介绍上海博物馆的空间分布和各项基本服务设施,还特别介绍了这里的无障碍通道与升降电梯。视频中,她用手语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参观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方法”“参观博物馆需要怎样准备”等问题,特别鼓励即使没有专业知识储备的观众,也可以走进博物馆实地感受。据介绍,这样的内容设置,就是为鼓励残障人群走进包括上海博物馆在内的各类文化场馆,帮助他们享受更多文化资源,更好融入社会生活。而第二个视频《十件必看精品推荐》里,唐文妍推荐了包括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大克鼎在内的十件文物。

手语主持人介绍上博“镇馆之宝”大克鼎(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不同于传统博物馆导览以单件文物讲解为主的模式,上海博物馆为这一系列无障碍导览视频设计了“主题”,选取目前开放展厅内的文物精品组成主题参观路线。如“青铜器上的神秘纹饰”“古代陶瓷烧造的奥秘”“唐代人的生活”等主题,以手语导览配合文物细节展示,让听障人士用双眼感受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

“这样的设计方式很体贴。”市民林先生的父亲有听力障碍:“这一系列导览视频能让父亲提前‘预习’,知道走进博物馆里自己想看什么、怎么去看。”过去,很多人一提到“无障碍设施”第一反应就是盲道、轮椅等硬件设施,但在林先生看来软件服务同样重要:“很多残障人士不愿意出门,是因为即使出门,能为他们特殊需求提供的服务还是太少。”

2019年上海博物馆开展的无障碍导览(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近年来,上海博物馆开展了多项无障碍活动,2019年“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期间,就曾联合上海市残联、黄浦区残联举办一系列面向肢障、听障和视障人士的特展无障碍课程。据介绍,未来上海博物馆还将不断推出无障碍教育服务项目。

展品曾被损坏的博物馆把儿童体验放在首位

去年5月30日,上海玻璃博物馆内两位小观众翻越展区围栏,在追逐玩闹时撞到展柜,导致这件以上海迪士尼城堡为原型的展品破损。

博物馆要不要拒绝孩子?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说:“我们做了一个儿童玻璃博物馆的2.0版,希望打造一个孩子们认为最酷的博物馆。”

昨天(18日),全新升级后的儿童玻璃博物馆正式开放,面向群体是6至12岁的年轻艺术爱好者。前身为玻璃仪器生产车间的2320平方米空间,改造为风格前卫的艺术空间,并配备互动多媒体装置和互动体验。

玻璃博物馆过去的展览(图片来源:上海玻璃博物馆)

全新升级后的空间呈现为一层的玻璃体验中心、儿童艺术展厅、工作坊、团队活动空间和二层的包含26个展项的展览空间、K空间及户外的BBQ阳台。“博物馆将陆续推出包括热力剧场儿童版剧集、热玻璃吹制表演、夏日市集、夜宿博物馆等新奇有趣、创意无边的主题活动,致力于全方位打造针对6-12岁儿童的互动式艺术创意空间。”张琳介绍。展馆的设计围绕着游戏展开,在吉祥物“玻玻璃璃”的带领下,孩子们探索空间并寻找完成游戏任务的线索。在二层由26件作品组成的展览空间里,孩子可以通过互动体验打卡的方式学习关于玻璃、环境、科技、艺术、设计与人类文明的知识。 

学累了,孩子们还可以走进二楼的K空间,和“玻玻璃璃”一起玩耍。在可以容纳一百多人的室内独立空间里,孩子们可以踢球扔球,可以在不同高度的篮筐前练习投篮,也可以选择和大人们一起坐在休息区,给玻璃着上缤纷的色彩。

“儿童玻璃博物馆的宗旨不单是呈现关于玻璃的历史和艺术,更是希望启发儿童透过玻璃观世界想未来,在博物馆的体验中锻炼具备开放性和复杂性的思维能力。”张琳说,“2.0版的儿童玻璃博物馆将儿童的观展体验放在首位,旨在成为第一座以玻璃为主题,为儿童设计的当代艺术博物馆。”

技术之外,关键是“想到”

“现在数字技术越来越发达,能让更多特殊人群得实惠。”林先生告诉记者,通过一部智能手机,有听力障碍的父亲可以便捷享受到很多服务:“无论是去博物馆还是银行,不特别说明,其他人甚至都不会感觉到他有听力障碍。”不过他也建议,文化资源覆盖更多人群,需要系统化打造:“比如博物馆推出了很好的服务,但是去博物馆的道路却对特殊群体不友好,一个环节没到位就会影响这种覆盖的真正落地。”

“智能技术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是人‘想不想得到’的问题。”一些市民也建议,博物馆不断扩大覆盖人群的过程中,也要及时“补漏”特殊需求。去年上海博物馆恢复对外开放后,全部需要提前预约,工作人员发现不时有老人咨询,甚至有人没有智能手机。随后,“现场预约服务点”在上博南门几十米外建起,满足部分老人、游客“人工服务”需求。

上海大学博物馆副馆长、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表示,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 “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恢复意味着要努力使疫情给博物馆、美术馆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重塑意味着要对未来博物馆、美术馆的发展进行重新构想。公众对社会变革日益增长的期望,也催生出了一场围绕博物馆服务社会未来发展潜力的对话。”

文/李君娜 简工博

来源/上观新闻

编辑/贺梦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