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监测病毒变异,严防“漏网之鱼”
北京青年报 2021-05-15 07:00

【提要】新冠肺炎疫情远没有结束,此次疫情再次敲响警钟。新冠病毒变异是境外疫情加速蔓延的一个特点。减少乃至阻止病毒变异,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遏制病毒传播,加速疫苗接种可有效降低病毒变异的可能。当前,疫情发生地区要尽最大努力把疫情控制在最小区域,全力阻断疫情传播蔓延。疫情防控体系也要尽快完善升级,充分发挥规划、监督等职能作用。

截至5月14日12时,安徽省报告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升至4例,包括合肥市和六安市两地。5月13日,安徽省六安市报告新增1例确诊病例,这是五一假期过后国内又出现的本土疫情。目前,确诊病例所在社区已上调至中风险地区。另外,截至5月14日19时,辽宁省报告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均在营口市。(相关报道见5月15日《北京青年报》06版)

此次疫情再次提示,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放松警惕,须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疫情出现后,地方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开展流调追踪、隔离管控、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等工作,国家卫健委已派专家组指导当地疫情防控工作。流调正在加紧进行,尚不能确定此次疫情与境外输入有关联,1例是否“有境外人员接触史”的流调信息也有不同说法。所涉及的部门应尽快沟通协调,这样既有助于流调溯源的准确判断,也有利于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国内疫情防控卓越有效,但境外最新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5月14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连续4周突破500万例,主要来自中国周边国家。5月至今,全国共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42例,陆地、水面、航空口岸均有报告,其中变异病毒占比增加。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增大,做好常态化防控的同时,更须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接种疫苗仍是当前疫情防控的最佳方法之一。截至5月10日,中国疫苗接种率为23.13%,提升疫苗接种率是接下来疫情防控的艰巨任务。此次疫情紧急排查过程中,有居民乐观表示已接种疫苗,心里踏实。钟南山院士日前呼吁全球各国开展大规模疫苗接种,实现免疫屏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全球性问题,没有一个国家会安全,除非所有国家都安全。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接种率需要超过70%以上甚至更高。

新冠病毒变异是境外疫情加速蔓延的一个特点。减少乃至阻止病毒变异,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遏制病毒传播,加速疫苗接种可有效降低病毒变异的可能。数据显示,我国国产灭活疫苗对在英国、南非、巴西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均有效。同时,疫苗研发专班和相关企业已做好充分准备,及时根据病毒变异的严重程度,积极研发抗变异病毒的疫苗。一个好消息是,国内相关疫苗研发机构不断扩大特殊接种人群的临床研究,并取得良好效果,疫苗接种适合人群将进一步扩大。

疫情防控要做好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疫苗接种与社会防控都不能忽视。5月1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在总结前期疫情防控与处置经验基础上,对总体防控要求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外防输入要求坚持“人物同防”,有效防范境内疫情反弹;疫苗接种要求动态监测病毒变异情况,了解病毒变异对病原检测和疫苗保护效果影响等。

另外,解除隔离时,要求使用不同核酸检测试剂,且原则上由不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这些都是根据全国疫情形势变化及研究进展制定的新举措,旨在最大限度严防因检测手段不精确或病毒变异导致“漏网之鱼”,进一步完善精准防控、严防严控的管理目标。

新冠肺炎疫情远没有结束,此次疫情再次敲响警钟。当前,疫情发生地区要尽最大努力把疫情控制在最小区域,全力阻断疫情传播蔓延。疫情防控体系也要尽快完善升级,充分发挥规划、监督等职能作用,全面维护人民身体健康。

文/北青-北京头条评论员 金雨红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