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桶奶,倒出了选秀的焦虑,也倒出了民众的愤怒。
“倒奶视频”迅速刷屏,各种消息立马跟上,各平台相关新闻鸡飞狗跳,相关节目也暂停录制。连原本不关注选秀的网友,也被这一地鸡毛吸引了目光,在漫天的负面消息中斥责粉丝,“倒奶的那些脑残粉丝还好意思叫别人赔钱”“粉丝脑子就是转不过弯”“粉丝不懂礼义廉耻”。爱奇艺和真果粒的道歉姗姗来迟,道歉公告中“深刻反省”“无比痛心”的不痛不痒程度不亚于“自罚三杯”。
“扫描瓶内二维码,为爱豆投票助力”,与其说粉丝主动倒奶,不如说平台的恶性打投机制、饮品包装的“小心思”变相助长了这种浪费,粉丝作为“终端玩家”,固然存在盲目地支持偶像的行为,但是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也绝不能轻易脱责。
节目本身是无罪的,商家逐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制的打投机制无疑会产生恶果。粉丝经济背后的巨大利益让商家与平台趋之若鹜,而“割韭菜”总要有一把镰刀。爱奇艺这季选秀,不仅与赞助商合作进行“奶票”打投,还隔三差五地邀请热门选手进行直播带货,选秀机制下的粉丝竞争被平台刻意放大。粉丝情绪被一波波“操作”感染,最终脱离理性难以控制,所谓“打投”成了群体极化的温床。而平台和商家在热闹的背后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利益收割,不亦乐乎。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翻车”之后,“癫狂”的粉丝成为了商家和平台恶性逐利的挡箭牌。粉丝在追星过程中容易盲目跟风,在平台与赞助商的“默契配合”之下情绪很快被煽动,无底线的“氪金”,海量购买奶制品,喝不完导致了浪费。粉丝固然不够理性,但商家与平台就听之任之,推波助澜吗?
况且,这次“倒奶事件”中也有不同声音,“粉丝扫的是电子二维码不是奶盖”“许多后援会买的是带奶卡的奶”“黄牛卖的是打包好的电子码”种种说法目前无从证实,但可以确认的是此次“倒奶事件”绝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如今,平台和商家的道歉信看起来对公众有了交代,但这次的闹剧绝不是一封道歉信能承载的。背后的问题在于整个选秀机制和风气,希望商家和平台注意吃相,在盈利的同时肩负起良性引导青少年的社会责任,不要等汽车撞墙上了才知道拐。
编辑/董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