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导的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举行,结果将在13日公布, 来自全国的20个考古发掘项目入围终评。
多学科考古已经成为当下考古领域普遍的共识,有些遗址持续开展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多年,江苏徐州土山二号墓于1977年发现至今,发掘工作从室外转为室内,发掘与保护、展示并重,是我国考古发掘工作理念转变的缩影。
土山汉墓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市区南部的云龙山北麓,是一座高16米,底部直径近百米的封土堆,当地人称之为“土山”。土山汉墓是目前国内已发现东汉时期保存较为完整,获取信息最为丰富的大型诸侯王墓葬,墓葬南北全长36米,由墓道、耳室、甬道、前室、后室及回廊组成。后室内石砌棺床上葬两人。根据人骨鉴定的结果判断为夫妻合葬,墓道中也有二次打开的痕迹。初步判断为东汉楚王刘英(公元39年-70年)与王后的合葬墓,王的葬服为银缕玉衣,王后为鎏金铜缕玉衣。
土山二号墓在前室、后室和回廊券砖上分别发现“前堂”“宫室”等文字。首次通过考古发掘明确了各墓室的名称功用,揭示了东汉早期诸侯王墓的结构。土山二号墓出土各类珍贵文物共计4800余件,尤其是发现于封土内的4500余件封泥,实属全国罕见。官印封泥信息量巨大,对于研究职官制度、疆域变迁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墓室内出土的各类随葬品350余件。在棺内发现有大量石质玉席残片、琉璃棋子、骨角器等。成组的敛葬玉器、精美的玉石器等,为研究东汉时期的物质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 白云翔:通过这次发掘,我们对研究汉代的诸侯王的丧葬制度,研究汉代高等级的丧葬制度,还有当时丧葬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推进。同时根据出土遗物来看,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生产、手工业经济,包括科学技术水平也会提出来很多新的问题,因此它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