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险企份额快速提升 业务布局多点开花
证券时报网 2021-03-22 09:28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成为保险业对外开放的里程碑。自2018年保险业加速开放以来,外资保险业务格局正在逐步发生变化。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获得的业内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为666.77亿元,市场份额6.61%,同比上升1.17个百分点。从保费增速来看,外资人身险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7.21%,高于人身险公司平均13.49%的增幅,外资产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78%,高于产险公司平均0.07%的同比增幅。

外资保险市场份额在提升

从年度数据来看,近年来外资保险份额占比提升非常明显。2020年底,外资产险公司市场份额从2018年底的1.94%快速升至2.56%,外资人身险公司市场份额从2018年底的8.1%升至10.03%。

虽然今年1月外资产险和外资寿险的市场占比较2020年底有所下降,但这主要是由于中外资寿险业务节奏不一致以及疫情影响代理人展业所致,随着业务节奏被拉平,至年底外资保险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目前,外资险企的保费体量在保险公司中总体仍偏小。与部分中小中资险企“先重量再重质”的发展路径不同,外资险企一般比较坚定执行价值发展战略,更加注重高价值的保障型业务发展。这一特点深深植根于外资保险基因,使得其经营质量较好。

从具体业务表现来看,今年1月,外资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费收入630亿元,同比增长37.21%,超过中资人身险11.94%的增幅;个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长35.46%,超过中资人身险11.36%的增幅。

从区域来看,在北京、上海、深圳、广东外资保险公司相对集中的区域保险市场,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0.38%、19.34%、9.97%、8.42%。

外资保险公司业务模式逐步变化

近两年来,中国金融行业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中国银行业、保险业推出了多项重大开放政策,也推动再保险公司加大投资中国,外资保险的业务模式也逐步变化。

以前,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仅能独资运营产险公司,无法独资设立集团公司、寿险公司等其他业态。现在这些藩篱均已经破除,外商独资的外资寿险、外资养老险、外资保险资管公司已经分别开业或正在筹建。

以投资中国力度最大的安联集团为例,2020年1月16日,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正式于上海开业,成为中国首家开业的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这也是安联集团在中国集团化布局的开始。

今年1月28日,安联获得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筹建安联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是《中欧投资协定》于2020年12月30日签署后获批筹建的中国首家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也是业内首家获批筹建的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

今年2月,中德安联股东安联中国保险控股与中信信托达成产权转让协议,将收购中信信托所持有的中德安联49%股权。交易完成后,中德安联将成为安联中国保险控股的全资子公司,这也将是继友邦人寿之后第二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

除了安联集团,友邦保险的布局也在提速。友邦人寿于2020年正式获批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并在去年年底获批开始筹建四川分公司,这也是友邦人寿成立后获批筹建的首家分公司。

外资独资养老险也已破题。今年初,恒安标准养老公司获批开业,这是中国首家合资寿险公司开设的养老保险公司,同时也是全国第9家专业养老保险机构。除了恒安标准养老,还有多家外资机构在推进养老保险业务发展和专业养老险牌照申请的工作。

外资再保险进军中国也呈现加速度,目前12家再保险机构就有7家外资,保费收入占比升至3年来高点。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外资保险公司2016年至2020年的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35.33%、35.67%、10.01%、29.86%、15.28%。

这显示,目前外资保险仍处于布局阶段,随着金融业扩大开放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外资保险公司布局中国市场的积极性和活力将进一步激发。

文/证券时报记者 邓雄鹰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