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本无归!养老机构突然暴雷,这样“收割”老年人一生积蓄
中国基金报 2021-03-21 13:44

“当时整个心都在往下坠。”年过七旬的赵宇回忆说。

2021年1月19日,湖南省益阳市当天的气温是2至8摄氏度。当天下午,赵宇坐车经过资江一桥附近时,目睹了62岁的曹迎林老人从桥上纵身跳入30余米深的资江水中。

尽管此前素未平生,但赵宇和曹迎林却有着相同的遭遇:他们都把毕生积蓄投入了预付型养老产品,遭遇血本无归。

随着居民养老需求的日益扩大,预付型养老机构迅猛发展。为招揽客户,部分机构不断美化养老产品,给出优惠价格,甚至还如同理财产品一样提供周期性的分红。老人毕生积蓄投入其中后,却遭遇爆雷,不仅折了本金,连养老的梦想都最终破灭。

近期,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各地多位遭遇预付型养老机构爆雷的老年人,试图还原这些“畸形”的预付型养老产品背后的更多细节。

买了养老产品,结果全部家当都没了

益阳是湖南省中北部的地级市,位于洞庭湖南岸,居雪峰山北段及其余脉带,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离省城近、环境优美、属于水乡……在赵宇看来,正是这些特点,吸引了几十家养老机构在当地“生根发芽”。

而如今,益阳的多家养老机构,却已风光不在,摇摇欲坠。

年过七旬的赵宇,子女不在身边,他将自己和妻子未来的养老寄托在养老公寓上, 2018时年向衡福海中心预交了十几万元的资金,预订床位。

两年后,没等到赵宇和老伴入住,衡福海传出爆雷,前期的投入也都打了水漂。

2020年8月22日,益阳警方发布公告称,衡福海中心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已被立案侦查,目前已抓获包括该中心法定代表人刘燕在内的多名犯罪嫌疑人。

当地另一家更大的养老机构纳诺公寓已早于衡福海倒下。2020年7月17日,警方表示其已被立案侦查。

曹迎林正是纳诺爆雷的数千位受害者之一,在益阳当地广为流传的说法是,62岁的曹迎林在几年前将17万资金投入纳诺,爆雷后血本无归,自尽之前,妻子也在医院病危。

赵宇介绍,衡福海爆雷后,涉及到的老人有2000多人。“现在当地还有多家养老公寓摇摇欲坠,都是先交钱然后预订床位的情况。”

“这20万是我的全部家产,都在里面,现在欲哭无泪。”衡福海的另一受害者孙景,在去年夏天听到爆雷的消息时,“一下子就慌了”。

“我累计投了29万元,原本是为我和丈夫养老准备的,至今没有去住过。”另一位纳诺案受害者钱诚向记者表示,“当时我们都不知道这是一个骗局。当时它有执照、有背书、有宣传,就像是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确如钱诚所说,纳诺和衡福海在几年前确实是明星养老机构。

公开资料显示,益阳市纳诺老年公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后法定代表人鲁光辉在原纳诺老年公寓基础上建成了光辉颐养院,是一家集养老、医疗、康复、度假、旅居于一体的医养服务机构,也曾是湖南环境最好、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全、性价比最高的新型生态养老基地之一。

光辉颐养院的宣传资料显示,公司位于资阳区迎风桥石牛潭颐养风景区,距离市区只有20分钟路程,占地120亩,已开放养老床位500张,医护床位250张。

为什么昔日的明星机构会接连在2020年走向末路?

赵宇分析,这种预付型养老机构本身自己造血能力弱,很多都是依靠拿着老年人交的钱,盖房子买设备,加上支付福利,钱越来越入不敷出,加上2020年疫情期间大家不愿意出门,募集资金也困难,前面的钱又要出来,类似于出现“挤兑”,因此倒下只是迟早的事。

“像纳诺,只有几百张床位,却收了几千个老人的钱,肯定会出问题。”赵宇说。

多地预付型养老“亮警报”

事实上,不独在益阳,近年来预付型养老已在多地亮出“红色警报”。

在江西南昌,此前曾名噪一时的中华情老年公寓于2020年4月爆雷,退休老人李昀省吃俭用几十万投入的资金打了水漂,而与她有相同遭遇的人为数不少,最多的损失金额达上百万。

在广东佛山,有受害者向记者表示,当地天颐居养老院服务项目于2020年1月开售,宣传说可以买来养老自用,也可以用于投资,2020年10月份开始有收益,一个床位售价20多万元,但是“2020年过年后这个项目就再也没有开展,项目原本要改造成养老院的两栋楼都已停工”。

在四川省江油市的“江油论坛”,一位博主发博文表示,家中老人被桃花岛老年公寓骗了一万块钱,当时“组织他们去耍,各种好话说的也很老年人心动,说把钱放到他们这里,到时候连本带利还给各位老年人,听说还有更多的人被骗,金额也有几十万的……”

对此,江油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在回帖中表示,武都桃花岛涉及的案件,该大队已于2019年9月立案,现在案件正在诉讼程序中。

在河南郑州,荥阳市天鹅湖老年公寓在2020年遭遇爆雷,数千位老人受骗。该公寓曾向老人承诺,投10万三年后连本带息返还,入住后床位打折,投的钱越多,床位费打折幅度越高,并在合同上注明会返还合同预定金。据报道,被骗人数达5000多人,涉及金额高达上亿元。

养老行业资深人士周婷向记者介绍,按运营方式来划分,养老机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除了公办公营和公建民营,第三种就是民办民营。民办民营是民间、社会的力量来建设并运营的养老机构,预付型的养老机构一般都是这种类型。

在周婷看来,预付型养老机构近年来受到追捧,有两方面原因。首先这类机构在软件设施、硬件设施、服务方面都比较有优势,对于老人还是家属很有吸引力。

其次,预付型养老这种模式,普遍会投入大量精力去做市场营销。除了宣传到位以外,对于预付的优势也会给予重点说明,比如要给很大的折扣,交钱交的越多越划算等。

“老人本来就想,我选了一个养老机构,未来很长时间甚至未来会一直住在这里,那十年也好二十年也好,多交了心里上会感觉比较划算。”周婷分析。

老人遭遇营销精准“围猎”

为何这么多老人会在预付型养老上栽跟头?

事后复盘来看,他们或许早就已经是被锁定的“猎物”。

“他们的业务员太厉害了。”回忆自己把钱投到衡福海的全过程,赵宇不由感叹。

赵宇说,此前在益阳市内的公交站、公园,遍布养老院的业务员,将目标锁定老年人,他们“看到年纪大了就追过来告诉你哪家养老院很好,发传单宣传,留下电话号码。”

“老人还是靠自己养老,靠孩子有困难,两个孩子都在外地,他们要工作,那时候觉得老年公寓是首选,老人可以在一块聊天、有人照顾。” 退休教师孙景一直对老年公寓保有好感,而一次等公交车的经历,成为她为老年公寓掏出20万元真金白银的开始。

她回忆说,在买菜等车时,几个业务员过来交谈,没过两天接到了业务员的打电话,说养老院有活动,邀请过去看看。“业务员说您就在家里别动,我安排车过来接”。

孙景表示,坐车过去后,发现当天过去现场的老人有很多,“几百人厅里坐满了”。第一次去,现场就有文艺表演,饭菜口味也不错。后续经过几次考察,发现手续齐全,证件齐全,“有问必答,划得来,靠得住”,感觉这里资金雄厚,心里的防备心慢慢放下来了。

尽管孙景在益阳的时间不多,但业务员联系她特别勤。“每年回去一次,前脚到了屋里,后脚业务员就来了,给你打扫卫生,一口一个阿姨”。“我怕扫业务员的兴,就根据他们的推荐存了好几次钱,现在想起来才觉得这是业务员的精心策划”。

“当时也确实去中华情老年公寓的项目参观了,设备齐全,档次很高,每个地方有监控,老人出了事都能看到。” 节俭了一辈子得任华和老伴相信,这里是可以安享晚年的地方。

层层加码的“资金竞赛”

但仅凭业务员的嘘寒问暖、甜言蜜语,显然不会让所有老人深陷其中。

养老院也在设计的“游戏规制”中催促老人们不断加码投入,根据老人投入金额的不同,分为不同级别,能享受的待遇也不同。

对于在将来有入住需求的老年人而言,这就像一场资金的博弈:如果要获得入住权,提前向养老院投钱的会优于没有投钱的;先签合同优于后签合同;金额大等级高的优于金额小等级低的。

“业务员说,交了钱以后,要等你申请,根据你交钱的多少,再来定你入住的时间,不是说交了钱就住进去。多交了钱,入住的时间会快一些。”赵宇说,这相当于变相逼老人多交钱,快交钱。

本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态,为了防止意外,赵宇早早交了钱。“按他们的说法,这个档次三五天就可以进去,给安排的级别是最高级。”

赵宇也有自己心里的一笔账,如果住养老院,按照最低的床位等级,一个月一千多就可以全包,而如果自己在外边光请护工就得花三千以上,因此这肯定是划得来的一笔投入。

在纳诺及其业务员编织的美好图景中,预付型养老堪称一个“完美”的养老产品:预存3万元可获得一张床位,床位费9折,存11万能得到一张“永久居住证”,床位费7折。

为了拿到长久居住证,钱诚先后给自己和老伴交了11万的预订床位费,因为业务员跟她说,将来可以优先入住养老公寓。但没有等到这个红本居住证,就传来了纳诺爆雷的消息。

致命的“福利”

与此同时,预付型养老机构派发的“福利”,对于习惯了精打细算的老人们来说,堪称“甜蜜诱惑”。

所谓“福利”,可以理解为养老机构给老人的“返利”。

在纳诺的体系中,如果不入住,相当于购买了一份分红型的养老产品,每年返还一定比例的“福利金”,且合同到期本金如数返还。

钱诚说,自己最开始投入的是3万,有6厘(即年化6%)的福利补贴;随着投入金额约稿,福利的额度也越大。福利可以打到卡里,也可以让业务员送到家里。

钱诚提供的其与纳诺签订的其中一份购买养老服务合同书显示,其投入5万元,合同期每满一年赠送价值5000元的消费福利卡。折现计算,年返利已经达到了10%。

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如果按照年化8%的返利计算,投资20万元每年就有1.6万元的“返利”,基本可以覆盖养老院最低的消费,相当于老人们每年仅凭借收益就可以取得获得照料,本金还在自己手上。

而即便最终不入住,高返利对老人的吸引力也相当大,相当于投资买了一个收益并不低的理财产品。

预付型养老产品,在层层加码和返利加持下,变成了“畸形”的理财产品。

衡福海和中华情养老公寓的情况都类似,钱交的越多,福利就越多。“当时完全没有想到这也会爆雷。”赵宇回忆。

对于这种高返利,李昀并非没有过怀疑,也想过要不要取出来一点。她问过中华情方面,为什么现在已经家大业大了,还要吸收这么多钱,每年光返利也是巨大的成本。得到的答复是,“(公寓)口袋里有钱你们(老人)就不用慌”。

“看到这么好,我们就又把自己银行里的钱,陆续取出来投到了公寓里面去。”李昀懊悔地说。

爆雷之后,一地鸡毛

爆雷过后,留给老人们的,是无尽的焦虑与痛苦。

赵宇说,养老院爆雷后,部分已经做好在养老院安详晚年的老人,又再次被接回了老家,兜兜转转转了一圈,钱款已经损失殆尽。有的老人凭借退休金还可以租房子住,没有退休工资的则境遇更加凄惨。

对于爆雷养老机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定性,部分老年人并不认同。

“前期统计的受害者是投资人,但是我们不是投资人,我们早就过了投资的年龄,只是为自己养老订一份床位。”钱诚非常不解,她坚持认为,自己遭遇了诈骗。

中华情养老公寓也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李昀至今想不明白,当时签订的养老服务合同,也没有提到投资的字眼,自己怎么就变成投资人了?因此,从去年4月爆雷至今,她不愿意去报案。而案发至今将近一年,她还是不知道案件已经走到了哪一步。

此前,天眼查上新增了两条有关益阳市高新区衡福海老年服务中心的民事裁定书。两名原告起诉该公司,称与该公司签订了预定养老服务合同,但一直没有入住,也没有享受到服务,要求退款并支付利息,但两条起诉都被驳回,根据“先刑后民”原则,这些纠纷属于刘燕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涉案款项的组成部分,应由公安机关处理。

法律专业人士表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正确区分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两个罪名的关键,如果有非法占有目的则构成集资诈骗罪。对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要围绕融资项目真实性、资金去向、归还能力等事实、证据进行综合判断。比如,行为人将所吸收资金大部分没有用于于生产经营活动,或名义上投入生产经营,但又通过各种方式抽逃转移资金,或供其个人肆意挥霍,归还本息主要通过借新还旧来实现,造成数额巨大的募集资金无法归还的,可以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钱诚还在为自己的20多万血汗钱奔走呼号,等待着法院对纳诺案业务员的审理结果。

赵宇至今对于退钱心存念想,他不愿意相信,自己操劳一生,会最终落得这么一个结局。

亟待规制的账户监管

周婷表示,对于预付型养老这种模式,应该一分为二进行看待:对于养老机构蓄意为之,收了费用之后被其他利益诱惑,或者本来是蓄谋卷款“赚快钱”的行为,应该由各部门联合起来,严加监管。

而对于正常经营的预付型养老机构,应该通过政府部门的方式给予适当监管,为其运营创造条件。

“从杜绝预付型养老爆雷这件事上来看,目前的核心问题确实是加强监管,并且需要对老人和家属对这种预付型养老机构存在的风险给与宣传教育,让老人更理性的选择。”

“另外,养老机构收取押金的合理期限是多少,可能未来也需要出台规定,比如押金是不是单列账户,是否由政府或是其他监管部门来管理账户,都有待探讨明确。”周婷说。

法律从业人士表示,在法律上,对于预付型养老产品的定价,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法律限制。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文,对养老机构为弥补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通过销售预付费性质“会员卡”等形式进行营销的,按照包容审慎监管原则,明确限制性条件,采取商业银行第三方存管方式确保资金管理使用安全。

“选择养老机构对于老人和家庭都是一桩大事,甚至可以说是一门专业,需要根据评估老人的能力状况、健康状况、还要结合老人的家庭情况、经济能力、个人偏好等综合因素予以考虑。从专业人士角度来看,这项工作是需要养老服务专业人士帮助的,包括养老经纪人的概念已经被引入国内。”周婷补充说。

购买养老服务 防范这些套路

近日,深圳市民政局联合深圳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风险提示,防范借养老服务之名吸纳公众资金,并揭露了社会上常见的6大套路。这些案例至今仍然有警醒作用:

(一)以提供“养老服务”名义吸收资金。以提供床位提前居住权、住宿餐饮、观光旅游、医疗保健、照顾陪护等养老服务、高额利息分红回报或享受消费优惠为诱饵,向老年人违规吸收资金。有的企业或机构没有养老基地或养老实体,有的虽有养老实体,但承诺明显超过其床位供给能力的服务或超出可持续盈利水平的还本付息。

(二)以投资“养老项目”名义吸收资金。以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老年公寓等项目名义,承诺高额回报非法吸收公众资金。以“合法”运营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之名掩非法集资之实。

(三)以销售“养老公寓”名义吸收资金。以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养老山庄等名义,或者以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等方式销售养老公寓、养老山庄,或者以入住老年公寓后给予优惠打折、不入住则给予高于银行利息分红的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四)以“以房养老”为名,通过为投资人包办房产抵押借款等形式吸储。以可实现“以房养老”、每月坐享高息收益等名义进行宣传,实质上将投资人房屋进行抵押借款,资金链断裂后房产被行使抵押权,投资人损失惨重。

(五)以销售“老年产品”名义吸收资金。不具有销售的商品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免费旅游、赠送实物、养生讲座等方式欺骗、诱导,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六)以销售“保健产品”名义吸收资金。通过会议营销、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检查、免费体验、赠送礼品或者不合理低价旅游、电话推销、上门推销、网络销售等形式,向老年人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推销所谓“保健品”。(中国基金报记者  许一陈,注:应受访者要求,赵宇、钱诚、孙景、李昀、周婷均系化名)

编辑/田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