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作为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国庆工程凝聚了无数大国工匠的智慧。
3月8日,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人民大会堂建造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人民大会堂作为十大建筑中的重中之重,这座超17万平方米的建筑是如何建成的?10个月的工期如何提效保质?他们在现场揭开了这些秘密。
从7万到17万平方米
“1958年,我在北京建院当时的第一设计室工作……”时任人民大会堂建筑工程设计组专业技术员、如今已88岁高龄的李国胜先生一开口,把时光拉回到了那个黑白照片中的年代。
1958年8月17日,在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建设万人大会堂。可是,万人大会堂怎么盖?甚至没有一份可以参考的资料。
人民大会堂平面图 图片来源/《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
北戴河会议后,来自16个省市30多位建筑师收到一份召集文件,于是,30多位建筑师共聚北京来为人民大会堂做方案。一开始,提出的规模只有7万平方米,一直到第6轮方案,赵冬日代表规划局提出了15.8万平方米的方案,被周恩来总理亲自拍板:“就用这个!”后来,为完善使用功能,人民大会堂最终增加到超过17万平方米。
初步方案定下时,距离10月28日的开工日仅有一个月的时间。重担交到了北京规划局设计院(现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身上。“院里头非常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总工是张镈和朱兆雪,有一个三个人组成的结构领导组,其中一人是我部门的领导,我给他们当助手。”李国胜介绍,“常常连续两个晚上加班,到了第三天下车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了。”对于当年的辛苦,李国胜只用这一句话草草略过。1959年3月初,钢结构部分的3600多张图纸全部完成。
“水天一色”的大堂穹顶
马国馨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建院顾问总建筑师,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毛主席纪念堂等作品均出自这位大家之手。1958年,他还是一名高三的学生,曾参与到十大建筑建设的劳动中。提起人民大会堂,马国馨谈起了关于屋顶“水天一色”的故事。
人民大会堂 万人大礼堂内景 ©侯凯沅 图片来源/《人民大会堂专辑》 建筑创作2014
“因为大会堂会议厅高30米,当时声学专家认为体积太大了,要后面高前面低才行。”马国馨说,但是根据周总理的要求,会议厅的屋顶需要做平。平的天花板和墙怎么交接?为避免交接时硬棱的出现,周总理提出了“水天一色”的想法。设计方案新鲜出炉,穹顶与墙壁之间用圆角自然过渡,浑然一体,站在会议厅内,仿佛置身浩渺星空。
马国馨说,周总理事无巨细地关心着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比如五星搁在什么地方?周总理就说要让最底下这层抬头能看见五星,这些设计考虑得非常具体。不仅如此,包括宴会厅怎么上楼梯,怎么休息,怎么进来,周总理从宏观到微观都考虑得非常细致。”
砍掉部分工程保证民生
“当时十大建筑数量比这个还多。”马国馨回忆道,在一次会议上,周总理看到北京的住宅面积只有30万平方米,为了解决民生需求多盖住宅,若干个大工程就要被砍掉。“当时十大建筑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像国家大剧院施工图、电影宫图纸都做得差不多了,后来都停工了。”马国馨说。
人民大会堂的建设也将人民意见摆在了重要位置。不仅成立专家组来审查工程,还注重听取青年的意见。“年轻人和我们的看法不一样,要让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学生来看,总结他们都提了什么意见。大会堂外饰面的颜色,让年轻人来看看同意什么方案。”正因聚集民智,人民大会堂成为人民的大会堂,对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和推动作用。
主厅屋顶钢结构施工现场 ©侯凯沅 图片来源/《人民大会堂专辑》 建筑创作2014
1959年9月30日晚,国庆10周年宴会在人民大会堂如期举行,来自83个国家的外宾和海外华侨应邀出席。10个月内完成的奇迹工程,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大会堂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前提下进行了现代化维修改造,当年的建设故事已成历史,而未来,人民大会堂还将继续履行着它的使命,谱写一辈又一辈建设者的故事。
文/实习记者 鹿杨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