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等作品引领改编潮流 儿童文学如何塑型流行文化?
中华读书报 2021-02-10 07:07

儿童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和构思巧妙的情节而闻名,长期以来一直是表演艺术和好莱坞的素材宝库。本文以迪斯尼《花木兰》、电影版《小妇人》《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为例,探讨儿童文学对流行文化的影响。沃尔特·迪斯尼以其文学灵感引领了儿童文学改编潮流,经典小说《小妇人》数次电影改编版本呈现了不同时代人们对原作的独特阐释。儿童文学的改编促进了经典作品的生命和活力,也表现了儿童文学作品无尽的阐释空间。《哈利·波特》使得青少年图书和青少年电影等成为流行文化中一股最强大的力量。《哈利·波特》等奇幻文学所引发的粉丝文化、同人书、漫画等也在不断地在影响、型塑流行文化。儿童文学影响乃至引领了当代流行文化。

文学改编潮流

儿童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和构思巧妙的情节而闻名,长期以来一直是表演艺术和好莱坞的素材宝库。《秘密花园》和《绿野仙踪》最早的电影版本可追溯到无声电影时代;根据童话故事或儿童故事来制作歌剧、芭蕾舞、戏剧和音乐剧的传统则更为古老。

沃尔特·迪斯尼的文学灵感促进了其引领的文学改编潮流。迪斯尼将儿童文学改编为电影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毫无疑问,他在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简化了故事,但却巧妙地凸显了故事的视觉维度,而且他设计的故事情节能够深深吸引普通观众。迪斯尼会讲故事,善于把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起来,在原作基础上进一步创作改编。其改编作品的人物形象饱满,情节有趣,是有故事性和感染力的作品。迪斯尼乐园是典型的美国文化象征,但其中也融入了许多来自欧洲和其他地域的故事。迪斯尼乐园的魅力在于,我们能找到自己文化里的故事,同时也能欣赏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

迪斯尼善于讲故事。1998年版的《花木兰》,讲述了16岁的木兰从弱不禁风到独当一面的艰难历程。木兰能文能武,富有智慧。前线取得胜利,木兰和其他将领带领士兵返回家园、拜见皇帝时,木兰再次用智谋挫败尾随而至的侵略者,拯救了皇帝,并保全了国家。皇帝提出嘉奖木兰,而木兰的请求就是回乡与家人团聚。木兰备受一代又一代读者喜爱,其所诠释的价值是“成为真正的自己”。勇敢、担当、突破束缚,既保家卫国、成全孝道,又能保持独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露意莎·梅·奧尔柯特(LouisaMayAlcott)的《小妇人》(LittleWomen1868)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新英格兰地区普通家庭马奇四姐妹从少女时代进入成年的过程。故事真实可信、语言平实、情节有趣,一经发表即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共鸣。女主角乔·马奇(JoMarch)努力担当、成就自我的故事,也激励着不同时代的读者去寻找真正的自我和梦想。《小妇人》已经7次被改编为电影,最新版由葛丽塔·葛韦格(GretaGerwig)执导(2019年12月上映),可见其经久不衰的魅力。

《小妇人》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实现成为作家的梦想,或者坦率地说,成为她们想成为的任何一类人。2019年的电影版也强化了这一理念。

20190620023735593454.jpg

经典儿童文学的电影版本往往是电影制作时期的产物。过去几十年对《小妇人》的电影改编也是为了迎合观众。葛韦格对《小妇人》的解读符合当代世界的女权主义价值观,而奥尔科特的小说则与19世纪中期的价值观相联系。奥尔科特具有强烈的女权主义意识,但她的思想仍受到她所生活的时代的束缚。而导演葛韦格重视人们如何书写自己的生活,如何讲述和重述我们是

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以及如何成为真实的自己的故事。

塑型粉丝文化

《哈利·波特》使得青少年图书和青少年电影等成为流行文化中一股最强大的力量。《哈利·波特》甚至改变了儿童图书出版的商业模式。它让整整一代人认识到,你可以与自己喜爱的流行文化互动——可以书写与流行文化相关的内容,创作与流行文化相关的音乐,也可以以流行文化为基础开展研究、创作甚至创业。

《哈利·波特》使儿童文学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在《哈利·波特》之前,儿童文学常常被认为是次要的,不被重视,销售额也在不断下降,甚至有专家伤感地认为孩子们不再读书了。在《哈利·波特》之后,儿童文学成为销量和增长率最高的文学门类。《哈利·波特》影响了青少年的阅读并创造了一种文化景观。儿童文学成为了好莱坞的灵感源泉,电影公司在儿童畅销书排行榜上寻找能够成为下一个《哈利·波特》的作品,于是有了《暮光之城》《饥饿游戏》《分歧者》,等等。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们改变了整个电影行业。哈利·波特的粉丝圈(Fan⁃dom)也为粉丝文化和极客(Geek)

文化的主流化铺平了道路。人们通常不会独自阅读《哈利·波特》系列,他们想和朋友们谈论这本书,然后通过网络找到更多和他们一样喜欢这本书的朋友。越来越多的《哈利·波特》迷在网上变得更为活跃,他们尤其关注青少年小说、奇幻小说和科幻小说等。

在二十一世纪初,极客文化仍然是一个相当大胆的概念,随着电影版《哈利·波特》与《指环王》的热播和网络上兴起的“哈利·波特迷”之后,人们开始重视作为文化驱动力的奇幻小说和科幻小说,也开始重视了解粉丝群体。2005年,当《暮光之城》成为青少年的新宠后,关注科幻/奇幻系列的“粉丝”们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互联网上“哈利·波特”粉丝论坛、同人小说,以及电子邮件讨论群激增。“哈利·波特”集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粉丝,“哈利·波特”角色扮演也成为了极客会议和漫画会议的重要景观。许多“哈利·波特”迷为流行文化打上了显著的烙印。书籍本身以及它们所创造的广阔而奇妙的世界,使得文化转变成为可能。“哈利·波特”系列之所以成为备受瞩目的文化现象,是因为它讲述了一个数百万人喜爱的故事,把现实世界带入到了一个庞大的魔法世界,而千百万人都梦想着要逃进这个魔法世界。

近年来,漫画小说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在这方面,美国落后于欧洲和日本。在美国,图像小说在2006年左右才开始兴起。那时,出版商们注意到很多儿童越来越痴迷于译介过来的日本漫画,互联网成为很多无法出版作品的年轻漫画家的创作天堂。数家美国出版商推出面向儿童的漫画小说后,这类书籍在市场上迅速崛起。漫画小说的一大优势是,那些不太爱读书、阅读能力较低的儿童,发现自己很喜欢读这类漫画书。因此,漫画小说在帮助教育工作者促进儿童阅读方面作出了贡献。漫画小说的流行,也让很多艺术家和作家有机会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

儿童文学的改编促进了经典作品的生命和活力,也诠释了儿童文学作品无尽的阐释空间。儿童文学影响甚至引领了当代流行文化。笔者认为,应该重视儿童文学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在鼓励青少年读者坚持阅读原作的同时,应利用儿童文学引发的流行文化力量,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为读者的阐释和理解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原标题:改编潮与粉丝文化:书业如何塑型流行文化

文/张生珍(本文作者为北京语言大学英语学院教授)

来源/中华读书报

编辑/贺梦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