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根据日本著名作家东野圭吾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虚无的十字架》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落下帷幕。然而,作品对人心与人性之谜的关注,对社会道德议题的探讨,依然留在每个观众的心中。
对于喜欢推理小说的人来说,东野圭吾这个名字无法错过。他的作品通过简单质朴的语言,不断诉说着人性的隐恶与自赎,让人欲罢不能。近年来,涌现出了《信》《白夜行》《解忧杂货店》《回廊厅杀人事件》《嫌疑人X的献身》《新参者》等一系列根据东野圭吾作品改编的舞台剧,也已成为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舞台剧《虚无的十字架》通过三个案件探讨了罪与罚的本质:爱女被杀害的道正与小夜子夫妻在凶手被宣判死刑后,感到人生失去目标,即使凶手伏法,女儿也无法再复活的痛苦,终使道正与小夜子分手。某日,道正接到刑警致电,得知令人震惊的消息──小夜子被杀了。虽然不久后凶手自首,但道正却在小夜子的遗物中有所发现,她的死因似乎并不单纯。
相比起大多数悬疑小说对扑朔迷离案件的剧情设计,《虚无的十字架》更侧重于案件背后的人性剖析与哲学思考。作品透过几个不同家庭的悲剧,对死刑存在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用小夜子的意外死亡揭开了一段段尘封的往事,采用多线叙述最终并线的方式,将几个家庭的不幸渐次呈现于读者眼前,每一声拷问都钝重清晰,振聋发聩,却又如鲠在喉。“所谓的罪与罚,究竟本质为何?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但用尽一生赎罪?”这既是对司法制度的诘问,又是对复杂人性的反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演出的舞美灯光设计精致讲究,双层滑动布景配合变化的灯光效果,自如地在现实与回忆中切换。深幽唯美神秘的树海、光影分明的室内外场景变化、柔和的冷色场景与矛盾的内心世界……精心设计的舞美灯光效果把悬疑氛围及细节刻画得淋漓尽致。一人分饰多角的演员们也用饱满细腻的表演,带领观众投入剧情,对人性与救赎进行深刻的思考。
文/北京日报记者 王润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