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ews|两名90后医生同献造血干细胞 医生:希望受捐者能平安挺过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1-01 17:44

2020年12月30日,湖南省的两名“90后”医生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各顺利捐献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2021年1月1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湖南省红十字会获悉,两名医生分别是来自湖南省人民医院的易医生和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李医生,两人分别是在2016年和2017年加入的中华骨髓库。在经过当天5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当晚,他们的造血干细胞被移植到两位患者体内。

两名90后医生同时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1993年出生的易医生原是岳阳市中医院急诊科的一名医生,现正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进行规培。早在刚学医时,他就有强烈的意愿要捐献造血干细胞,2016年,易医生在一次单位组织的献血活动中,成功加入中华骨髓库。

2020年,易医生接到湖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告知他配型成功的电话,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捐献。“我自己就是一名医生,我非常清楚患者的痛苦和绝望,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会尽力帮助患者。”易医生说,身为一名医生,他清楚明白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会让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而且对于他来说救人就是自己的责任。

同是医生的李医生出生在1990年,大学毕业后李医生就进入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2017年,刚参加工作的李医生在医院组织的职工献血活动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我们学医的深知生命的可贵和这种缘分的难得。”当得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相符时,李医生立即同意捐献。

李医生在同意捐献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将这一消息告诉家人。“我知道后面还有高分辨配型、体检等,我想等到确定捐献那一步再跟他们说,免得他们早早就开始担心。”高配结果出来之后,李医生和家人说明了情况,但因为李医生其还未结婚生子,父母有些担心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影响到李医生的身体。为了打消李医生父母的顾虑,湘潭市红十字会主动邀请捐献过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与李医生的父母交流打消了两位老人的顾虑。

采集5小时后造血干细胞被移植到患者体内 想在相关部门允许下与受捐“弟弟”见一面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当天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进行了5个小时左右,当晚,易医生和李医生的造血干细胞被移植到两位患者体内。

据了解,易医生干细胞的受捐对象是一名比他小一岁的弟弟,正在他规培的医院就医。易医生得知后表示,虽然国家规定“供患”双方坚守双盲原则,但知道这名弟弟就在自己工作的医院就医,每天总感觉“他”就在身边。易医生说,他很期待对方康复后,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允许见证下,能够与其见上一面。

而李医生的造血干细胞将要捐献给一位比他长几岁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患者。李医生在得知对方病情后表示,虽然对方患的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白血病,治疗效果和预后都不太理想,复发率也很高,但能够进行干细胞移植,已经给患者带来很大生的希望。“我希望他平安挺过,健康归来。”

造血干细胞可再生捐献不影响健康

据悉,湘雅二医院血液内科近三年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均年超百例,2020年已完成逾200例。在完成科室移植所需的干细胞采集工作以外,作为中华骨髓库定点采集单位,还承担着湖南和江西两省部分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

湖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主任张赞介绍,捐赠骨髓捐献的是正常人不到1%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与献血相似,且造血干细胞是可以再生的,一般不影响健康。同时,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是一种成熟的临床治疗方法,不会给捐献者带来痛苦。

张赞表示,2020年在志愿捐献者的支持参与下,湖南省全年造血干细胞捐献99例,挽救了99个深受重型血液疾病困扰的家庭,捐献量位居全国第四。全年吸引发动了湖南全省8500名志愿者加入了中华骨髓库,累计入库152066人次,在全国排名第五。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天琪
编辑/董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