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垃圾分类新规实施以来,永顺镇第一时间部署安排,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全镇重点推进,配套硬件和“软件”双管齐下,垃圾分类工作走在了全区前列。
在本周,永顺镇将完成垃圾分类密闭回收柜的全部安装工作、且为各个站点配备足额垃圾分类指导员,成为通州区首个全“配齐”的街镇。
166个小区将配齐垃圾分类密闭回收柜
“永顺镇一共有166个小区,撤桶并站工作正在加紧推进中,预计在本周,就能完成967个投放站点密闭回收柜的安装”,永顺镇城管中心杨岩介绍。
记者在永顺镇一处垃圾分类投放站点看到,该站点设置了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4个不同颜色的箱体各一个。
一名前来倒垃圾的居民称赞:“垃圾桶之前都是分散的、而且敞着盖,集中管理换成密闭的垃圾柜后,周围既没有污渍、也没有异味,出门干净多了!”
在每一处站点均有垃圾分类指导员值守,他们每天按时检查居民投放的垃圾并引导其正确投放。
目前,永顺全镇900余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到岗值守,主要负责开展社区宣传、现场指导、分类整理、投放监督。
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拒绝混装混运
各种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后,会不会混在一起拉走了呢?记者在永顺镇的探访中,该镇在垃圾运输环节实行分类运输,拒绝混装混运。
早上9点,永顺垃圾中转站的门口早已经有几辆车在排队进站。一辆白色的清运车首先缓缓启动,开上了磅秤称重量,称完后再爬上一个大斜坡,来到垃圾站的“卸料平台”。
转运站的武师傅介绍说,目前的数据显示,中转站每天可以处理140吨其他垃圾,这些垃圾都是镇域范围内各小区、单位分类后运来的,相比分类之前,减少了十七八吨。打包后的垃圾,最后由转运车拉到垃圾焚烧场,实现无害化处理。
目前永顺镇建立大件垃圾拆解中心1处,装修垃圾再生资源中心1处,垃圾中转站1座。在满足居民日常垃圾投放需求的同时,做到垃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拒绝混装混运。
立体式宣传营造全民垃圾分类氛围
硬件全部配齐,“软件”也不能落下,永顺镇结合该镇多项主题活动,营造全民垃圾分类氛围。各社区、村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广泛传播分类知识,多形式教授分类方法,通过小区宣传栏、电子屏、微信群等渠道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为能让更多上班族也能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永顺镇经常会在星期六、星期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废旧报纸、纸箱属于可回收垃圾;剩菜剩饭、瓜果皮屑属于厨余垃圾……”利用星期六时间,富河园社区工作人员一边向居民发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折页,一边讲解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引导社区居民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在永顺南街236号院门口,居民通过分类小游戏了解垃圾分类。并在活动中签订垃圾分类居民公约书、垃圾分类指导员志愿者登记表。
从5月1日迄今,永顺全镇共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796次,入户宣传3万户,印制发放宣传材料15万份。为提高全民垃圾分类氛围,在各小区住宅楼体安装宣传展板650块,条幅500余块,在各街巷设立宣传栏100余组,并且征用大型户外广告牌5块。
200多名大学生“上岗”化身“守桶人”
目前,永顺镇已有200余名大学生完成“岗前培训”,化身“守桶人”助力垃圾分类工作。他们将在各自所居住的小区,通过“看桶”“守桶”“护桶”,有效劝导居民正确垃圾分类,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魏欣然是北京一名大二的学生,今年7月31日报名参加了青年自愿者“垃圾分类桶前值守”活动,从8月3日至9日她已连续六天参加值守。
魏欣然说,家里的垃圾分类一般都是老人在做,一直以为距离自己比较遥远,因为有了“特殊身份”,魏欣然经常会给家里人提要求:“比如我爸有时候分的不对,我就会指出来,告诉他正确的方法。”
永顺镇团委团建督导员孙红苗介绍,目前永顺镇已有400余名大学生报名参加“垃圾分类桶前值守”活动,且其中200多名大学生已经完成相应培训实现“上岗”。
“大部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时长要求是30个小时,还有40个小时,各社区村会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安排值守服务时间、岗位、人数,做好志愿者排班管理;组织开展岗前培训,提供宣传资料;提供志愿者标识和防护用品;解决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孙红苗说。
在永顺镇焦王庄小学,垃圾分类培训指导员正在给学生们讲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现场通过有奖问答形式使学生们很快掌握如何将家里的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桶内,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学生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意识。
永顺镇除了鼓励青年志愿者参与到垃圾分类中,还发动党员、巾帼志愿者、青少年等不同群体,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党旗飘扬副中心,垃圾分类我先行”“小手拉大手”“爱分类主妇联盟”等主题活动,让垃圾分类观念深入人心。
推广“潞晓分”小程序,加强垃圾分类指导员培训
“潞晓分”是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员会推出垃圾分类小程序,居民可以在“潞晓分”上预约清运大件垃圾、举报垃圾混装混运,通过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累积积分、兑换礼品等。
8月13日,永顺镇再次组织培训会,各物业公司、社区村居、志愿者代表参加学习。
下一步,永顺镇将继续加大小程序“潞晓分”的推广应用,加强对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培训,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主动性。
编辑/谢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