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林坐在一辆大巴车上,他将随车晃动的手机镜头对准自己,接着扫过同车的20名队友和向导——大家正在说笑。镜头重新回到他脸上,他“调皮”地故意将消防头盔上的面罩推起,放下,再次推起……车窗外一片漆黑,鸣笛声刺耳。
黄元林是四川凉山州宁南县森林草原专业扑火队的一名队员,3月30日晚,这条15秒的视频发布在他的朋友圈里,配文是“代表宁南人民,我们出发咯!西昌、西昌!”
这是34岁的黄元林生前留在朋友圈的最后一条动态。3月31日凌晨,在赶往西昌火场的路上,风向忽变,一行人被大火包围,包括黄元林在内的18名扑火队员和1位当地向导遇难。
这支扑火队于去年成立,由村子的民兵队“转化”而来。队员中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47岁。
一年前的3月30日,凉山州木里县的山火夺去了31名救火英雄的生命;一年之后,凉山州西昌市的这场森林大火又让19名救火英雄罹难。他们经历了什么?如何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保卫泸山就是保卫西昌”
3月30日下午4点多,家住西昌市城南大道、离着火点两公里左右的罗布(化名),开车回家时看到山上有明火,烟雾很浓。后经西昌市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判定,起火位置位于大营农场,由于风势较大,山火迅速漫延至泸山。
“一打开车窗,草木灰就飘进来了,当时整个城市都已经被烟雾笼罩。”
罗布从家中眺望,但因为有遮挡物无法看清火势。“只能感觉到烟雾很大,风也很大。”他说。
罗布所处的位置是在当地4A景区——邛海泸山景区附近,泸山上有西昌农校和西昌学院两所学校,还有多家景区酒店、农家乐等场所。
多段现场视频显示,当时森林大火已迫近西昌市区,现场火光冲天,有浓烟随风飘进城中。“泸山着火了”的消息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开来,泸山、邛海湿地公园先后被肆虐的山火波及。
当天下午5点,西昌市政府办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报称,火灾发生后,西昌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扑火队伍300余人、应急民兵700余人进行处置。
由于风势较大,山火迅速漫延至泸山,也危及到了那里的学校。当晚,当地警方发布通报称,西昌市马道、经久交界处山火还未扑灭,为确保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请居住在西昌学院南校区至海河1号、马道液化气站5公里内所有市民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之后,西昌学院发布通报称,该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南校区陆续撤出29名学生和500余名教职员工及其家属。
西昌市委书记李俊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泸山火灾情况危急,不同于一般的森林火灾,周边有众多重要设施,包括一处存量约250吨的石油液化气储配站、两处加油站、四所学校和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光福寺以及西昌最大的百货仓库,“火势蔓延,必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次生灾害,科学扑救刻不容缓,保卫泸山就是保卫西昌”。
救援队伍陆续增加。当天晚上,四川各地885名消防员增援凉山,其中,相邻的宁南县组建仅三个月的扑火队也受命前往灭火一线。截至3月31日零时,过火面积1000公顷左右,毁坏面积初步估算80公顷左右。
扑火队由民兵队“转化”而来
宁南县森林草原专业打火队在火灾发生后接到了前往西昌市支援的命令。打火队21名队员在县城里最夺目的建筑——南丝路大厦前的广场集合、合影,之后乘上大巴车,赶赴四川西昌市经久乡森林火灾现场。
这支扑火队于去年成立,由村子的民兵队“转化”而来。宁南县政府官网曾发布消息,宁南县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扑火队在防火期间集中驻训,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队员中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47岁。这不是份高薪酬的工作,且每年只在火灾高发期工作6个月。黄元林就是其中的一员。
黄元林以前当过兵,今年34岁,是宁南当地人,家里有2个孩子,大的七八岁,小的才一岁多。黄元林家庭条件不算好,在乡下开了一家“农家乐”,自己掌勺做厨师,妻子打下手。好友郭重说,此前,一有时间,他常和一帮朋友去照顾生意。
郭重说,黄元林早些年成了民兵,除了“农活”,他的朋友圈也会发些与训练相关的内容。
去年年底,宁南森林草原专业扑火队成立,黄元林成为其中一员,朋友圈从此多了“叠豆腐块儿被子”“上山打火”的画面。在开客车的间隙,郭重看到这些视频,也就笑笑,不常评论。
“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郭重认为。
3月30日晚,郭重跑客运到昆明,刷朋友圈看到了黄元林拍的视频,他留言:“注意安全。”
陈淑(化名)33岁的侄子陈章华也是扑火队中。去年年底,陈章华告诉陈淑,最近“做了消防”,每个月1500元补助,上山打一次火还有每天200元的额外收入。
陈淑觉得森林灭火危险,劝侄子考虑清楚。陈章华回她:不怕,这是自己想做的事。陈章华曾想当兵,但因身体原因和学历太低,未能如愿,对此较为“遗憾”。陈淑说,成为打火队员后,侄子觉得光荣,重要的是,也能赚点钱用。
3月30日20时25分,登上前往西昌的大巴车,黄元林在途中拍下了出发时的一幕:镜头里的他穿着一身橙色消防服,眼神淡定,其他队员各自坐在座椅上,有的注视着前方,有的低着头。伴随着汽车鸣笛声、说话声,车内气氛轻松。
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出这条视频时,黄元林写道:“代表宁南人民,我们出发咯!西昌、西昌!”
20时58分,黄元林在该条朋友圈回复:“感谢各位关心,精神小伙,一定平安回来。”
21时41分,他写道:“到螺髻山了。”
螺髻山在凉山州西昌市和普格县的交界处,离泸山北侧火场,大约还有2小时的路程。
4个小时后,黄元林和其他20名队友、当地一名向导被突窜起的大火吞噬。
风向突变,19人牺牲
根据“西昌发布”的通报,3月30日19时30分,这支专业扑火队接到县林草局的命令,于20时20分,由正在值守备勤的一班、五班共计21人,从宁南县出发,驰援西昌泸山火场。
22时40分许,扑火队到达火场所在地西昌市经久乡蔡家沟水库。23时10分许,队员们在当地一名向导的带领下,从蔡家沟水库上山,前往集结地进行扑火作业。
3月31日1时30分,噩耗传来。联合指挥部接到报告,宁南县的这支扑火队在前往集结地途中失联了。7时许,搜救队找到了他们。
队伍在3月31日1时20分许,遇到风向突变,现场情况十分复杂。有3名扑火队员负伤,18名扑火队员牺牲,1名当地的向导也葬身火海。
据官方通报,18名牺牲的宁南县林业和草原局专业扑火队人员中,年龄最小为25岁,年龄最大为47岁。18名牺牲扑火人员平均年龄38.2岁,其中3人为党员。
3月31日,郭重开车回宁南,半路休息时上网,看到扑火队出事的新闻。
“这怎么就出了这事?”郭重有点慌,赶紧给黄元林拨语音,没有回应,又打电话,显示关机。再刷朋友圈,“都炸了”。
“我就想知道他有没有事。”郭重接着跟圈子里的朋友打听,确定黄元林“出事了”。那一瞬间,他觉得“毛骨悚然”,紧接着,“心里止不住地难过,很难过”。
侄子陈章华遭遇不测的消息传来,陈淑泪流不止,后悔前一晚忙着做生意,没去看他一眼。白天,她魂不守舍,到了晚上,她又不睡着觉,半夜时分迷迷糊糊,老觉得是“侄子灭火回来了”。
陈淑给澎湃新闻翻看她存在手机里的打火队出发时的视频,从中寻找侄子的身影。“我很心痛。”陈淑语气低落。
3月31日下午,西昌市市民胡女士告诉澎湃新闻,13时左右,在前往市殡仪馆的必经之路上,她看到运送遇难者遗体的车队经过,在十字路口处,站满了自发为遇难者送行的人。
“在那个路口最少有一两百人,大家都是知道了这个事情,自发前来为他们送行的。”胡女士说,运送遇难者遗体的车队共有29辆车,其中有19辆救护车,最前方由警车开道。
胡女士提供的照片显示,不少人手中拿着鲜花和红布条,胸前别着白色的胸花,站在道路一侧等待车队经过。胡女士说,车队经过时,沿路的私家车纷纷鸣笛,民警也在向车队敬礼。
当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西昌市委书记李俊介绍,西昌市已按照一名牺牲人员一个服务小组的要求成立了专门工作组,抽调了医护和心理辅导人员组成服务小组为牺牲人员家属提供全方位服务。相关单位已为19名牺牲的救火英雄启动烈士申报程序。
专家:扑救险境火,要懂得等待时机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分会和森林防火专业委员会理事余树全曾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介绍,除专业森林消防外,过去负责林火扑救的扑火队多属于民间组织,“多是普通老百姓”,现在我国多地都建立有专业或者半专业的扑火队,队员都经过严格的培训,对森林消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清楚火情、风向的判断以及灭火工具的使用。
他告诉澎湃新闻,现在的护林队伍,有护林员通过培训成为职业的消防员,森林警察部队中,也有部分现役军人会选择在退役之后成为职业消防员,他认为,护林团队的整体救护素质在提升。
余树全说,在森林火灾的扑救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突发情况,风向突变就属于其中之一。
他介绍,在森林火灾发生过程中,包括林草在内的可燃物燃烧之后,会使空气温度上升,空气被加热之后就会上升形成对流;同时,不同种类、不同疏密的林木燃烧之后,山地的地形会随之变化,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都会导致风向的改变。
余树全告诉澎湃新闻,过去也存在着因为风向变化导致的林草地区火灾加剧现象。澎湃新闻了解到,在2010年12月5日,四川甘孜州道孚县发生火灾,在处理余火时,突起大风,导致火灾加剧,最终22人遇难。
余树全认为,野外火灾风向突变的不确定性与难以预测性可能会导致人员大量伤亡。
他表示,如果消防人员是遇明火燃烧,一般不可能如此大量的伤亡,“火过来,你还有跑的机会,燃烧也有一个过程,是不均匀的。是有逃生的机会的。”但是,当风向变化时,就会将林木燃烧时形成的浓烟吹向消防人员,烟尘会快速笼罩一大片区域,几乎没有逃生的机会,扑救人员的呼吸系统吸入大量浓烟导致窒息,“因为浓烟导致的窒息,可能会造成伤亡……(风向突变)可能很难避免,野外的风向变化很可能没有退路。”他说。
另一位森林防火方面专家也曾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森林灭火的专业性强,火场环境险恶,瞬息万变,扑救人员时刻都在面临着生死考验,是国际公认的高危高难行业。而每一种森林火灾的危险性都很强,但相对而言,险境火、上山火、树冠火等更加危险。
他表示,扑救“险境火”,一定要等待时机,能让则让,能避则避,同时开设防火线,建立安全避险区或撤退线路。陈维奇表示,历史教训显示,90%以上的火场人员伤亡都是由于误入前述高危环境灭火、遭遇“险境火”造成的。
编辑/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