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起床吃饭,大家一起加油!”在微信群里,医生蔡玉琰和同事互相监督对方的食宿情况。因为排班日夜颠倒,他们补觉时常会错过饭口。
蔡玉琰还提醒同事,要吃下足够量的水果。“要胜利了,家人们可别累倒了。”这个微信群承担着沟通的功能,大家会问起彼此“零食储备”是否充足、日常防护的经验,或互相鼓励,或倾诉感受。
36岁的蔡玉琰是吉林市人民医院重症医生,2月15日随吉林省医疗队驰援武汉。武汉汉阳体校方舱休舱后,她和同事又被分配到新的战线。在武汉将近一个月,她逐渐熟悉了这里的工作和生活。
令蔡玉琰记忆深刻的是她第一次接诊。在厚重的防护服之外,她又穿了一层隔离衣,那上面写着她的名字,不过由于衣服褶皱,名字显示得并不完整。
她来到病床前,一位50多岁的患者正在收拾行李。蔡玉琰先做自我介绍,而后称对方为阿姨,并仔细询问病情。阿姨见医生前来,脸上开始有了笑意。
蔡玉琰正在记录时,对方主动去抚平她隔离衣上的褶皱以看清名字。“你是蔡医生,跑那么远来帮我们,谢谢你。”
蔡玉琰坦陈,患者主动靠近的动作让她感动了。“她(患者)刚来方舱也很害怕,可是还是主动表达了善意,那是家人间才有的信任。”
这位患者从始至终都很配合治疗。9天后出院时,她还把剩下的水果、零食分给大家。
像这位患者一样,方舱里的患者身份各有不同,但都融入了这个集体。一些性格外向的党员、公务员带头清理各自单元的卫生,帮忙打水、打饭,帮忙分发药品。
病情轻微的青壮年会主动承担搬运工作。“你们快休息一会儿,穿着防护服特别闷吧,别动了!”面对这样的热情,蔡玉琰曾一度不知如何是好。
而文艺爱好者则会鼓励大家一起练习健身操、五禽戏,他们站在队伍前带动气氛。“他们还鼓励别人,说生活在一起了,就算大家庭,不能看着自己人掉队。”蔡玉琰说,这给患者的康复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对医护人员来说,“家庭氛围”融洽,不代表工作可以放轻松。吉林省第九批医疗队共有100名医护人员,来自全省12家医疗单位,医生有20名。入驻方舱初期,3名医生要照看68名患者,体力、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医生们在进舱通道见面会问声好,进舱前互相帮助检查防护服,互道“加油”后快速进入各自位置。就像人们知道的那样,在医生和患者的配合下,方舱医院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汉阳体校方舱休舱前夕,蔡玉琰有“透了一口气的感觉”。
下班路上,她朝车窗外张望。在她之前来这的6名同事,就住在马路对面的一个宾馆。蔡玉琰匆匆拍下高楼的照片发在群里,兴奋地告诉同事们她刚刚经过。“我们把我们这个小家,融入到了武汉这个大家。”她说。
战“疫”仍未结束,蔡玉琰来到了新的战线。在那她遇到了新的同事和新的患者。“我和同事约定疫情过去会再来一次武汉,我会带着女儿来看樱花,还会给她讲武汉发生了什么故事。”
文/石洪宇
编辑/董伟